8月8日上午,安徽省宿州市206國道一處正在施工的污水井內,由于事先不知道五米多深的井下嚴重缺氧,先后下井的三名施工工人接連暈倒在井下。
事故發(fā)生后,施工方從井下救上來兩名工人,但由于井底缺氧越來越嚴重,對留在井底的最后一名工人,沒有人敢下井營救。

井底缺氧嚴重消防員冒死下井救援
安徽省宿州市消防支隊汴河中隊中隊長曹磊當天接到報警后,帶領6名消防隊員迅速趕赴事故現(xiàn)場。
記者:到了現(xiàn)場,當時發(fā)展到什么程度了?
曹磊:到現(xiàn)場看到一個人被緊急抬往救護車上。知情人說這個井被封了一段時間,當時天氣比較熱又剛下過雨,井底下悶熱,沒有氧氣還都是泥,情況極度危險。我就安排隊員通過繩子向井底下投送空氣呼吸瓶。

投放了氧氣瓶之后,曹磊決定自己下井救人。按規(guī)定,空氣呼吸瓶投放井下五分鐘后,消防員方可下井實施救援。但由于當時情況緊急,曹磊在空氣呼吸瓶投放不足兩分鐘的時候,就開始下井偵察。
井道狹窄,背著氧氣瓶很難深入井底,在沒有呼吸保障的情況下,曹磊打開頭燈,順著井壁上的梯子開始下井。

記者:不考慮風險嗎?
曹磊:滅火、救援本來就存在風險。如果那一瞬間想的是在最安全情況下進行救援,也許這個人就沒希望了。我本能反應就是這個人要是還活著,我要在最短時間內把他救上來。
拼力將人救出已做好犧牲準備
因為呼吸困難,剛下到一半,曹磊不得不中止行動,暫時返回井口。他讓隊友又投送了一個空氣呼吸瓶,自己也跟著下去。在壓縮空氣瓶的伴隨下,這一次曹磊終于下到了井底。
曹磊:第二次下去之后我就跟隊友說,如果我要是上不來了,你就把我拉上來。當時我就做好這個心理準備了。
記者:你的心理準備指的是?
曹磊:意味著永遠上不來了。

五米多深的井底,空間狹窄,在兩個人的消耗下,氧氣越來越稀薄。
記者:當時會有什么樣的感覺?
曹磊:意識不是太強,但我知道必須在最短時間內把他救上去。

由于昏倒在井底的工人渾身都是濕滑的泥巴,曹磊多次嘗試著把帶下來的安全膠繩系到他的腰上。
曹磊:第一次沒有成功。第二次又沒有成功。第三次,我憋著勁讓力氣能夠瞬間爆發(fā)出來。我用腰帶給他扣住,再把他移到井口,讓上面人的快把他拉上去。
工人已經陷入昏迷,拉上來后被立即送往醫(yī)院搶救。之后曹磊也迅速被從井底拉了上來。經過搶救,曹磊和那名被救上來的工人身體均已恢復了正常。

曾徒手挖掘被埋村民有機會就不放棄
與死亡打交道,對于消防員來說,是工作中的常態(tài)。1985年出生的曹磊,當了14年消防員,參與過的滅火和搶險救援已經達到五千多起。
就在這次井底救援的四天前,8月4日,安徽省宿州市一個工地發(fā)生塌方,一名施工工人被深埋泥土中。在基本確認了被埋人員的位置后,曹磊下令讓一臺挖掘機從塌方的右側開挖。由于定位準確,挖掘機挖了兩三下,就發(fā)現(xiàn)了被埋的村民,救援改為徒手挖掘。


曹磊:當時看到人之后,他的臉部都被土砸紫了,沒有呼吸的跡象。
記者:那個時候會不會失落,感覺費了這么大勁可能是失敗了。
曹磊:沒有,因為我覺得他只是被砸暈了。我當時把所有救援人員全部喊過來,說還有機會。
曹磊他們一邊快速用手挖土,一邊給被挖出的村民做心肺復蘇。被埋的工人隨后被抬上擔架送往醫(yī)院,一度失去了呼吸和心跳。但由于被救及時,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搶救,最終脫離生命危險。

記者:每次這種特別風險大的救援之后,這些救援人內心會有后怕或者反思的東西嗎?會想嗎?
曹磊:會想,緊急情況下先救人,這也算是本能吧。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