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5月27日,獻縣發(fā)現(xiàn)一部珍貴的法文書籍,書籍裝幀考究,印刷精良,包括58張清晰的照片、178頁法文以及大量精美的版畫插圖,保存了從1856年到1934年之間獻縣的諸多歷史文化信息。一些文化學者高度評價這部書的價值,它以中國獻縣為切入點圖文并茂向西方介紹東方文化,為獻縣曾是中西文化交匯地提供了有力的證據(jù),F(xiàn)在,人們苦于看不懂法文,期待通曉法文的人能把書中的內容翻譯過來,揭開更多謎底。
5月27日,獻縣發(fā)現(xiàn)一部珍貴的法文書籍,書籍裝幀考究,印刷精良,包括58張清晰的照片、178頁法文以及大量精美的版畫插圖,保存了從1856年到1934年之間獻縣的諸多歷史文化信息。只是現(xiàn)在,人們苦于看不懂法文,期待通曉法文的人能把書中的內容翻譯過來,揭開更多謎底。傅新春攝
1 法文古書圖文并茂說獻縣
5月29日,記者一行來到獻縣,看到了被當?shù)厝朔Q作“寶貝”的古書:
從外觀上看,古書的封面呈紅褐色,大約有A4紙那么大,封面圖像是一個中華民國時期的郵票,郵票中一個戴草帽的農民正躬身在田中耕作。
當?shù)匚幕忠还ぷ魅藛T介紹說,經過多方查找資料得知,封面上方寫的法文含義是“中國”,左下方寫著“河北獻縣天主堂”七個漢字,右側的法文“SIENHSIEN”是獻縣法語的專有名詞,封面右下角則標注著“1934年10月”。
從整體上看,書籍裝幀考究,印刷精良,翻開書,一幅幅照片清晰記錄了當時獻縣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其中一幅照片中是獻縣著名的國家重點保護文物——單橋,照片中單橋蔚為壯觀,相傳在單橋邊建有關帝廟,這從照片上得到了印證。
還有一幅照片中一位中國人身著晚清時期的長衫,留著長辮子,站在碼頭邊的船上,可以看出那時當?shù)睾舆\還很暢通……
僅從這些照片來看,這部法文古書就彌足珍貴,透露出很多歷史文化信息,有獻縣的老城門、古街等古城建題材,還有紡線的老人、農耕的百姓、寫毛筆字的孩童等普通百姓的生活題材,此外,還有當時義和團和天主教堂活動的照片,全景展現(xiàn)了那個時期獻縣整體的社會風貌。
熱衷文史研究的王占龍原是獻縣一中的老師,他對記者說:“這部書收錄的100多年前獻縣的照片比現(xiàn)在保存的同時期所有照片都豐富,它從一個法國人的視角記錄了當時中國社會的很多信息,為研究獻縣乃至同時期中國的歷史提供了很多珍貴資料!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