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法文書視角對準獻縣并非偶然
獻縣地方志編撰辦公室主編、獻縣文化學者于萬復介紹說,這部法文古書能把視角對準獻縣其實并非偶然,有它的歷史背景。
獻縣文化源遠流長,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有2300多年,因獻王劉德,獻縣成為著名的儒家文化再生地。除此以外,獻縣還是中西文化交匯地之一。
于萬復告訴記者,經過多方咨詢有關人士得知,這部法文古書記錄的是從1856年到1934年之間獻縣的社會生活狀況。這一時期正是晚清民國時期,根據(jù)史料記載,1856年,羅馬教廷決定在河北東南部成立直隸東南教區(qū),1861年,直隸東南教區(qū)首府遷至獻縣,獻縣張莊天主教堂,遂有了“華北第一堂”之稱。人們判斷,這本書的書寫與出版,應與在教會工作的人有關。
于萬復說,這部法文古書的出現(xiàn),可以成為獻縣曾是中西文化交匯地的一個有力證據(jù)。很多中國地名在法文中都是音譯,而獻縣卻有自己的法文專有名詞,足見獻縣在當時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地位舉足輕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