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張作業(yè)的車間內,工人們正將紅色無紡布放入機器進行裁剪。利用先進的激光技術,一張張精美的剪紙很快就被制作出來。而在另一邊的庫房,一輛大型運輸車正在裝箱,準備將制作完成的剪紙運往全國各地……
這是近日在河北省衡水市阜城縣一家剪紙公司看到的場景。阜城縣是遠近聞名的剪紙生產基地,剪紙產品暢銷全國。隨著農歷新年的臨近,剪紙需求增多。阜城縣衡盛剪紙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磊告訴記者,現在已進入出貨旺季,最近三個月每天出貨量都達到5萬張左右。
阜城剪紙是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阜城剪紙具有陰陽相間、線條流暢、色彩單純、形象鮮明、刀工巧妙等藝術風格,材料有絲綢、布匹、絹紙、宣紙等。
近年來,為了適應市場的新變化、新需求,阜城剪紙開始大量使用無紡布作為主要生產原料,既美觀大方又經久耐用,逐漸成為市場寵兒。
依托激光剪紙技術,阜城剪紙已經走出一條規(guī);l(fā)展道路,產業(yè)輻射到周邊兩市四縣十幾個鄉(xiāng)鎮(zhèn)四十多個村,從業(yè)人員達萬余人,年產值超億元,成為當地村民致富的新路子,通過小剪紙“剪”出了大產業(yè)。
陳集村是阜城剪紙的發(fā)源地,這個有著200多戶人家的小村,基本上家家戶戶都從事和剪紙相關的產業(yè)。村民王延行從事剪紙三十余年,對阜城剪紙的發(fā)展深有體會。
“過去都是自己背著剪紙走街串巷去賣,現在即便是先付貨款都不能保證及時發(fā)貨!蓖跹有懈嬖V記者,如今進入銷售旺季,他的剪紙更是供不應求,只能先滿足客戶一部分需求。
雖然激光剪紙已成為市場主流,但王延行堅信手工剪紙依然擁有自身優(yōu)勢,特別是在制作大型剪紙作品時,必須依靠手工。如今,王延行每年依然會制作部分手工剪紙!斑@是一種文化上的傳承,激光剪紙再精美也無法替代。”他說。
隨著生意越做越好,王延行還把自己的剪紙業(yè)務拓展到了浙江義烏。他相信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人們生活的日益富足,未來剪紙產業(yè)充滿希望。 (新華社 張碩)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