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12日電(記者胡喆)7月12日,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在京舉行嫦娥五號任務第一批月球科研樣品發(fā)放儀式,標志著月球樣品科學研究工作正式啟動。
此前,國家航天局共收到23家科研機構的85份申請,來自教育部、工信部、自然資源部、中科院、核工業(yè)集團、航天科技集團等方面。經審核,來自13所科研機構的31份申請獲得通過,樣品發(fā)放總量共17.4764克。通過這些月球樣品申請的研究方向主要涉及月球火山活動年齡、月球演化過程等方面。
月球樣品專家委員會主任、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朱日祥院士介紹,嫦娥五號樣品與過去美蘇獲得的月球樣品不同。通過對嫦娥五號采集月球樣品的研究,將對月球與行星演化、行星宜居性等方面產生新的認識。
2020年12月17日凌晨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1731克月球樣品成功返回地面。月球樣品已分別在人民大會堂、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國家博物館、江蘇省及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展出,所到之處均引起熱烈反響。
“后續(xù),我們還將根據地面應用系統(tǒng)的樣品處理進展,陸續(xù)發(fā)布新的科研樣品。初步計劃下一次月球科研樣品借用申請評審安排在今年9月,打算申請第二批科研樣品的科研機構可以提前做好準備!眹液教炀痔皆屡c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裴照宇說。
此外,國家航天局正計劃組織部分月球樣品入藏毛澤東同志故鄉(xiāng)湖南韶山進行異地災備,以告慰他提出的“可上九天攬月”這個夙愿。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