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新華社“實驗3”號2月3日電(記者張建松、岑志連)中國和巴基斯坦首次北印度洋聯(lián)合考察3日圓滿結束,聯(lián)合考察隊乘坐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實驗3”號科考船,從莫克蘭海溝返回巴基斯坦卡拉奇錨地。
在考察期間,中巴科學家在莫克蘭海溝目標海域晝夜奮戰(zhàn),首次獲得海洋地質、地球物理、物理海洋、海洋化學、海洋生物與微生物等第一手考察資料與樣品,促進了具有特殊科學意義的莫克蘭海域海洋科學研究,豐富了兩國科學家海上合作經驗,為進一步推動中巴海洋科技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本次聯(lián)合考察利用先進的科學手段,首次開展了跨越莫克蘭俯沖帶的高精度海底地震實驗,更清晰地揭示了板塊內部結構與地震斷層特征;測量到的高精度海底地形反映出了莫克蘭海底大斷層與滑坡分布,獲取的深海沉積樣品,將用于識別重大古地震與海嘯引起的濁流沉積事件。
聯(lián)合考察促進了莫克蘭海溝與南海天然氣水合物形成機制的對比研究。中巴科學家利用采集到的可能揭示天然氣水合物的“似海底反射界面(BSR)”,以及在海底冷泉處采集到的可能與甲烷滲漏有關的貽貝等生物、沉積物與孔隙水樣品,將深入研究莫克蘭海海底與南海海底的水合物產生機制的異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