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網訊(通訊員 李娜)近日,河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fā)局國土資源勘查中心(以下簡稱“國土中心”)存量項目《河北太行山“白茬山”植被修復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通過河北省科學技術廳組織的評審驗收。
評審專家實地查看了試驗區(qū)和示范推廣區(qū),聽取了項目完成情況匯報,審閱了項目自評價報告、科技報告、經費決算報告等相關材料,認為提交的材料完整、規(guī)范,專項經費足額到位、使用規(guī)范,完成了任務書規(guī)定的各項指標,同時肯定了項目組在土壤重構技術、植物“生態(tài)位”和植物栽培管理技術和成果集成與示范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尤其針對礦山缺土、少水、貧肥三項并存的不利條件,采用水、土、肥耦合試驗的創(chuàng)新性設計給予了高度評價。最終,專家組一致同意該項目通過驗收,并給出了“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驗收意見。
該項目歷時三年,通過對河北太行山60°以上“白茬山”礦山生態(tài)修復中的植物篩選技術、土壤重構技術、水肥管理技術等大量研究,形成了一套先進的“白茬山”植物修復工藝,在河北省井陘縣推廣示范超7萬平方米。依托此項目,發(fā)表論文11篇,獲得專利8項,制定地方標準3套,培養(yǎng)碩士研究生3人、專業(yè)技術人才21名,培訓相關技術人員239人次。
該技術成果,為實現太行山被破壞礦山的快速綠化、山體創(chuàng)面修復、降低視覺污染、減少粉塵污染,增加山體綠化覆蓋率、修復被壓占和污染土地提供了技術支撐,為優(yōu)化太行山旅游資源、實現美麗河北貢獻地質智慧和力量。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