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威虎山3D》開機
監(jiān)制黃建新、導演徐克、博納影業(yè)總裁于冬、八一廠廠長黃宏
開機現(xiàn)場
開機時特地安排人工降雪
新浪娛樂訊 12月19日,由博納影業(yè)集團,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八一電影制片廠等聯(lián)合出品,博納影視投資基金特別支持,徐克執(zhí)導的電影《智取威虎山3D》,在北京正式開機!這部籌備了5年之久的華語3D巨制自此展開了“穿林海、跨雪原”的征程!博納影業(yè)集團總裁于冬、八一電影制片廠廠長黃宏,《智取威虎山3D》導演徐克和監(jiān)制黃建新等一同出席開機儀式。這四位華語影壇的大人物在現(xiàn)場“呼風喚雪”!原來特效團隊在開機的時候特地安排了人工降雪,所以當天的北京雖然天氣明媚,但《智取威虎山3D》的劇組卻飄起了美麗的雪花。
為了拍攝《智取威虎山3D》,徐克導演足足籌備了5年之久,他透露;“面對這樣一個國人皆知的經(jīng)典故事,我本身是抱著一種很尊敬很謹慎的心態(tài)。這五年,我們一邊在探索3D技術如何展現(xiàn)冰雪的元素,一邊去實地搜集《林海雪原》故事的各種資料然后整合研究,希望做到厚積薄發(fā),現(xiàn)在條件都成熟了,希望呈獻給觀眾一部新鮮又具有歷史感的作品。”
溯源:讀書時就想拍 圓夙愿致敬無名英雄
“上世紀70年代我在美國讀書時,就看過京劇版本的《智取威虎山》,那時候我就覺得這個剿匪斗智的故事很精彩,一個臥底軍人跟整個匪幫糾纏,情節(jié)緊張又驚險。”談及自己與這段故事結識的淵源時,徐克導演回憶道,“1977年左右,我回到香港,又專門找來《林海雪原》的原著小說、看了很多資料,才知道原來這些人物、這些故事都是有真實原型的。”
隨著《智取威虎山》被相繼改編成為樣板戲、話劇、影視作品等多種形式,這段故事也逐漸被更多人所知。徐克表示,他希望能夠通過拍攝《智取威虎山3D》的機會,向過去的英雄們致敬,“在歷史上曾經(jīng)有過很多的有名英雄和無名英雄,他們的付出都不該被我們忘記!
籌拍:銘記伙伴支持 兌現(xiàn)與謝晉昔日承諾
據(jù)悉,雖然徐克一直都很想拍《智取威虎山3D》,但可惜改編版權一直是很大的難題。2009年,博納影業(yè)集團總裁于冬通過不懈努力,終于為徐克導演拿下了原版小說的改編權,讓這部電影開拍成為了可能。
回顧起構思、籌拍的過程時,徐克還表示,《智取威虎山3D》之所以能夠順利開拍,“有一位老友不得不提”。這位老友,就是已故的著名導演謝晉。
“當年我到內(nèi)地來交流,謝晉問我說,如果要你拍一部內(nèi)地題材的影片,你想拍什么?我回答說:“智取威虎山的故事。”他只說了一句話,‘一定要拍,我支持你!毙炜吮硎,他一直對當年老友之間的承諾念念不忘,“所以說,這次有機會拍攝《智取威虎山3D》,不但是完成個人的夙愿,也是兌現(xiàn)當年和老友之間的承諾!
火花:經(jīng)典角色融入生命思考 3D技術邂逅雪山大戰(zhàn)
關于拍攝電影《智取威虎山3D》的想法,徐克導演透露說:“《智取威虎山3D》的故事是太多人的記憶了,所以我覺得拍攝這部電影最重要的是從感情下手。比如,這個故事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剿匪,當然可以把節(jié)奏處理得很緊張很驚險,但每個角色的性格和遭遇,也都很有代表性,我希望可以通過這些人物分享一些我自己對生命和將來的思考!
當談到3D技術的時候,徐克解讀說:“我和3D團隊花了幾年的時間去研究3D技術怎么拍雪山大戰(zhàn),拍出來的效果將是怎樣的,要想達到最震撼的效果還要融入什么元素,我自己很享受這種開荒與突破的過程,相信觀眾也會覺得很新鮮!
于冬:集合全球最優(yōu)電影制作團隊 再現(xiàn)紅色經(jīng)典史詩
作為電影《智取威虎山3D》的出品人,博納影業(yè)集團總裁于冬在開機儀式上表示:“《林海雪原》的故事是無數(shù)中國人耳熟能詳?shù)念}材,我們小時候看小人書時的興奮勁至今難忘!當年看電影時更是熱血沸騰,電影里的土匪黑話是當時最流行的臺詞,我想35歲以上的中國人全說得出‘天王蓋地虎’,下句肯定有人接‘寶塔鎮(zhèn)河妖’!我們的《智取威虎山3D》,由徐克導演,黃建新監(jiān)制,集合全球最優(yōu)秀的電影制作團隊,將用現(xiàn)代電影科技手段,史詩般地再現(xiàn)這一紅色經(jīng)典!”
黃宏:電影界“楊子榮”“座山雕”“少劍波”集合 《智取威虎山3D》定能氣沖霄漢!
八一電影制片廠廠長黃宏談到《智取威虎山3D》的時候,幽默地說:“這部戲我們有于冬這種電影界的孤膽英雄‘楊子榮’領軍,有徐克導演這種有大智慧的‘座山雕’執(zhí)導,還有黃建新導演這樣經(jīng)驗豐富的‘少劍波’保駕,再加上有3D技術這種‘八大金剛’護法,這部戲一定能氣沖霄漢!”
據(jù)悉,該片將在北京及東北多地取景拍攝,預計拍攝期將長達五個多月。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