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曾經(jīng)這樣寫道:“我真正的老師,把性格傳給我的,是我的母親。母親并不識字,她給我的是生命的教育!焙脣寢寗龠^好老師,家庭教給人生第一課,樹立好家風,代代都受益。央視新春走基層特別節(jié)目“家風是什么”在春節(jié)期間引發(fā)熱議,也帶給我們一些人生的思考。
天津小朋友:
堅決不能泄露家人信息
記者:在你們家做什么是堅決不允許做的。
天津小朋友:堅決不能泄露家人信息,怕有的人是陌生人。
記者:怕壞人是么?那你做到了么?
天津小朋友:有時候會泄露……
記者:為什么?
天津小朋友:因為你們現(xiàn)在就讓我泄露了呀……
重慶小朋友:
爸爸每個星期天打我一次
記者:你曉不曉得什么叫家風和家規(guī)?
重慶小朋友:家風就是家里面的規(guī)則。
記者:是爸爸媽媽對你的影響大,還是老師對你的影響大?
重慶小朋友:爸爸,因為爸爸最兇了,他每個星期天回來都要打我一次。
其他小朋友:什么事情才挨打?
重慶小朋友:我也不知道,就是媽媽不讓我做的事情,就是我老是吃飯時看電視。
家風·選登
成都火鍋店顧客:我們家有一個傳統(tǒng),這一碗飯,吃著只要剩一粒米,不行,這是不可以的。
某汽車零部件生產(chǎn)廠工人:談戀愛的時候呢,很多人沒領結(jié)婚證就住一塊了,這種情況,我家里肯定是不允許的。
面攤老板:樸實一點,厚道一點,做人要實在一些,天上不會掉餡餅砸到我頭上的。
南京旅客:我奶奶是精神病患者,有時候發(fā)病,還拽我媽頭發(fā)什么的。但是我媽對我奶奶從來都沒有放棄,F(xiàn)在我奶奶精神病好了。腦袋里對家認識很深刻的人,你才能走得遠,能走得遠才能干出大事兒,這是我媽對我的教導。
重慶老大爺:
重慶男人都是火巴耳朵
老大爺:不準喝酒,不準回家太晚,不準在外頭熬夜,還有一個不能欺負妻子,不能打小孩,我們每一天都在記錄,開支用了多少,有一個本本都記了很厚了;鸢投,重慶男人都是火巴耳朵,就是說不能在外頭亂來,工資卡全部交給老婆,我們就是,這種也是家規(guī)噻。
“富二代”創(chuàng)業(yè)青年:
不啃老不坑爹
記者:你的爸爸媽媽對你影響最深的一句話或者一件事有嗎?
創(chuàng)業(yè)青年(甲):他有,他肯定有,他富二代。
創(chuàng)業(yè)青年(乙):哪兒有,瞎說。
創(chuàng)業(yè)青年(甲):家教可嚴了。
創(chuàng)業(yè)青年(乙):從小就聽他們的故事,現(xiàn)在也懂得一個道理,總結(jié)起來,可能家風也就這么幾個字——不啃老,不坑爹。
家風又指門風,一家或一族世代相傳的道德準則和處世方法
辛棄疾《水調(diào)歌頭·題永豐楊少游提點一枝堂》詞:“一葛一裘經(jīng)歲,一缽一瓶終日,老子舊家風!
巴金《家》二三:“讓這個女人住在客廳里,不僅侮辱了這個尊嚴的地方,而且會在公館里散布淫亂的毒氣,敗壞高家的家風。”
美食照 自拍照
你的手機里有“全家!眴
“我們有太多照片,風景照、自拍照、情侶照,卻少有父母的照片、和父母的合影。親人,是一生一次的緣分……”日前,人民日報官方微博發(fā)起一個名為“春節(jié),照張全家!钡奈⒊h,文字下方,一組圖據(jù)網(wǎng)友@早哇早哇早哇早哇早 的《全家!仿嫞ㄓ覉D)引發(fā)網(wǎng)友共鳴。昨日,成都商報記者聯(lián)系到漫畫《全家!返淖髡90后女孩馮姣,四川大學藝術(shù)學院的大四學生。
馮姣告訴成都商報記者,漫畫是在去年12月底今年1月初完成的,當時有一天她特別想家,而翻看手機相冊,都是美食、自拍、和朋友的合影,這么多照片中,竟沒有與家人的照片。而回想起來,上一次拍全家福,已經(jīng)是好幾年前的事情了。她也希望自己的漫畫能呼吁大家,能;丶铱纯。馮姣還曾創(chuàng)作微漫畫《世界再大 也要回家》等。昨日,她還在蘭州老家,這個春節(jié),她和父母拍了一張全家福。
成都商報記者 李惠 施斌
中國文聯(lián)副主席 馮驥才:
九旬老母給他繡紅腰帶
今年是馮驥才的本命年,72歲。每一次本命年的時候,母親都要親自給他做一條紅腰帶。今年他的母親已經(jīng)98歲了,依然堅持親手為他做紅腰帶,并繡上“馬年大吉”四個字。馮驥才感動不已,久久抱住母親不撒手。他說,正是因為我在家里獲得了這樣美好的愛、知道愛是什么滋味,我希望把愛傳遞給別人。
馮驥才:“家風是什么”這個節(jié)目海采采了很多年輕人,他們講,爸爸說不能坑人、不能騙人,寧愿自己吃一點虧,說明傳統(tǒng)文化的根還在百姓心里。關(guān)鍵是怎么把傳統(tǒng)文化在人們血液里的正能量發(fā)揮出來,由家庭帶到社會,由社會變成一個美好的東西再回到家庭。
臺灣企業(yè)家 黃梅邨:
穿馬褂穿旗袍 這是傳統(tǒng)服裝
黃梅邨:家里人都很喜歡穿馬褂,女士都愛穿旗袍,這是我們傳統(tǒng)的服裝。父親崇信儒家思想。正式場合往往被要求穿正裝,這樣的穿著在任何一個國度里都被接受為正裝。父母常說一句話,我們不做我們不要孩子做的事。家風是無形的。
開國元勛任弼時次女 任遠征:
不能搞特殊
次女任遠征:我14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10歲時第一次見他。我跟著一個姓陳的叔叔到倉庫里去,看到了一個本,覺得真漂亮,那叔叔看我喜歡就送給我了。我爸讓我立刻送了回去。回來之后,父親教育我說,你不能特殊,不能因為你爸是誰你就特殊,這句話我記一輩子,后來我也就沒特殊過。我就覺得現(xiàn)在啊,底線不清楚了。那天我沒注意摔著了,其實摔得不重,當時后面來人了,我就想我不起來,看他怎么對待我。人家直接跨過我走了,當時我很生氣,哪兒有這樣的。
作家 莫言:
勤學上進,與人為善
莫言:過去給兒子找媳婦,給女兒找婆家的時候,都會了解一下這個家庭的家風,家風好代表這個家庭出生的人人品好,受的教育好。我想,我們中國大多數(shù)的家庭實際上是受中國儒家文化所熏陶的,也就是勤儉、節(jié)約、好學、上進……這些構(gòu)成了家風的基本內(nèi)容,家風也是在與時俱進,更加開放、自由、健康、向上。我們家的家風和大多數(shù)農(nóng)村家庭的家風差不多,我們家最主要的就是重視學習,重視文化,就是說勤學上進,與人為善。本組報道除署名外均據(jù)央視
相關(guān)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