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撿到了幾張中獎刮刮卡,里面還有出貨單,其中一張刮開中獎了,獎金26萬元。”
昨天下午,市民王女士向金陵晚報報料,稱自己撿到了中獎刮刮卡,中了二等獎。
王女士是個好心人,她說這刮刮卡不是自己的,既然中獎了,她希望能找到失主,將刮刮卡歸還。記者隨后與王女士聯(lián)系并見到了她撿到的中獎刮刮卡。
從這些刮刮卡上的信息上看,總讓人覺得是一個變種的中獎騙局。記者和王女士隨后根據(jù)刮刮卡上的電話與兌獎的人取得聯(lián)系。
果然,在電話里,對方要求中獎人將身份證復(fù)印件、中獎號碼、銀行卡賬號,手機號發(fā)傳真過去。
在遭遇質(zhì)疑后,電話那頭的男子居然叫囂:“老子就是騙你了,怎么樣吧!”
路上撿到中大獎的刮刮卡
市民王女士家住甘熙故居附近。她告訴記者,9月10日中午11:20左右,她路過中山南路309號附近,無意中看到地上有一個東西!拔覔炱饋硪豢,是一個裝著東西的塑料套子,當(dāng)時有急事,就帶著回家了。”王女士說,到家之后她把東西拿出來一看,里面是四張刮刮卡,此外還有一張所謂的出貨單。
王女士說,從刮刮卡上的信息來看,發(fā)卡的是湖北的一家公司。名目是所謂回饋老顧客,分為一等獎到五等獎,而且還有所謂的兌獎電話。
王女士一開始也有點疑惑,但看到里面有一張出貨單,上面顯示購買了5萬元貨物才能獲得一張刮刮卡,這讓她相信這是有人進貨之后得到的刮刮卡,只是“不小心”丟了。
王女士刮開四張刮刮卡,其中一張中了二等獎,獎金是26萬元。
想找失主卻發(fā)現(xiàn)是個圈套
王女士是個誠實的人,她說不是自己的中獎卡,中的錢她不能要,所以昨天下午她給報社打來了電話,希望能尋找到丟刮刮卡的“失主”。
記者看到,所謂的中獎刮刮卡正面寫著“開心購物,幸運有你”,發(fā)卡的公司是湖北一家電子事業(yè)發(fā)展公司,根據(jù)刮刮卡背后的兌獎信息,一等獎是價值58萬元的寶馬車一輛,二等獎是26萬元,三等獎是平板電腦,四等獎是自行車一輛,五等獎是紀念品一份,而王女士正是中了26萬元的二等獎。
然而,記者上網(wǎng)查詢,壓根沒查到這家公司的任何信息。而實際上這種“中獎圈套”媒體也曾報道過,從現(xiàn)場的情況看,王女士的好心很可能是被騙子利用了。為了核實這個想法,記者和王女士一起撥打了所謂的兌獎電話。電話是一名男子接的。男子說,中獎人要將身份證復(fù)印件、中獎號碼、銀行卡賬號、手機號發(fā)傳真過去,他們確認之后才能兌獎。為了了解更多的信息,記者在電話里和這名男子周旋,見記者的問題比較多,男子明顯提高了警惕,并稱這個活動他們只針對“老客戶”,不要多問。記者質(zhì)疑對方是在套信息,可能是詐騙。沒想到對方立刻露出了本來面目:“老子就是騙你了,怎么樣吧!”男子在電話里叫囂著,隨后就掛掉了電話。
所謂的出貨單就是障眼法
聽到男子電話里的話,王女士說自己很吃驚,本想著自己是做好事,沒想到這是騙子的圈套!爸饕浅鲐泦翁芎鲇迫肆,真以為是有人進貨后得到的刮刮卡呢!”王女士說。
警方人士表示,實際上所謂的出貨單就是假的,就是為了把圈套搞得更逼真。之前,甘肅平?jīng)鍪谐菂^(qū)就曾出現(xiàn)了幾起“中獎刮刮卡”詐騙事件。受害者都是在地上撿到了刮刮卡誤以為中獎,在聯(lián)系兌獎過程中,對方以要求匯入“跨銀行轉(zhuǎn)賬手續(xù)費”、“兌獎手續(xù)費”等為借口,將受害者的錢騙走。
警方人士表示,此類詐騙案件特點是,刮刮卡大多數(shù)扔在繁華街區(qū)、居民小區(qū)、商場、建筑工地等人多的地方,隨地投放,以中獎巨款引誘,電話聯(lián)絡(luò),結(jié)伙作案,異地匯款。□金陵晚報記者周俊
相關(guān)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