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聞網(wǎng)訊(周穎)4月25日,在河北醫(yī)科大學第三醫(yī)院,石家莊市志愿者劉先生經(jīng)過5小時的采集,成功捐獻267毫升造血干細胞混懸液,成為河北省第511例成功捐髓的志愿者。
河北省第511例成功捐髓的志愿者劉先生。 中華骨髓庫河北分庫供圖(張新軍攝)
今年40歲的劉先生來自石家莊正定,是正定縣曲陽橋鄉(xiāng)高平小學的一位教師。2011年8月,他加入中華骨髓庫河北分庫,成為一名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2021年2月,劉先生與一位在江蘇治療的血液病患者血樣配型成功。
從1999年開始,劉先生經(jīng)常參加無償獻血。“見到獻血車,只要我沒事的時候都會去獻血。就想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吧!眲⑾壬f,在一次獻血活動中,他了解了造血干細胞捐獻的知識,就留下了血樣成為中華骨髓庫的一名志愿者。
石家莊市志愿者劉先生正在捐獻造血干細胞。 周穎攝
2021年2月的一天,劉先生接到河北省紅十字會工作人員打來的電話,得知自己與一位血液病患者的血樣配型初配成功,果斷表示一定要捐!疤貏e幸運,這是一種緣分;颊哂行枰,我就捐。我愿意用自己的愛心和行動點燃患者生命的希望。我愛人和兒子也都很支持我。”劉先生說。
石家莊市志愿者劉先生正在捐獻造血干細胞。 周穎攝
決定捐獻造血干細胞以后,順利通過高分辨檢測、健康體檢,劉先生開始為捐獻做準備。劉先生說,“不吸煙、不喝酒、多鍛煉,保持一個最好的狀態(tài)準備捐獻!背酥,劉先生的愛人王女士也開始陪他清淡飲食。“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家里飯菜變樣了,基本都是素的,連蒸包子都是素包子。”同為教師的王女士說,“教師的職責就是教書育人、無私奉獻,他肯定是我兒子的榜樣,希望通過這次捐獻也能夠多傳遞給學生們一些正能量。”
在捐獻造血干細胞的這一天,劉先生收到受助患者的母親寫來的感謝信。信中這樣寫道:“謝謝您為我兒子送來第二次生命。如果兒子沒了,我活著的意義也沒有了。您給我們這個家送來了光明和希望!
4月25日晚上,劉先生的造血干細胞混懸液已離開石家莊送抵江蘇,為受助者帶去生命的希望。
“聽說受助患者是1992年出生的,非常年輕,希望他早日康復,早日擔起家庭、社會的責任。希望更多的人了解造血干細胞捐獻,加入到志愿者行列,給他人帶去更多的希望。”劉先生說。
相關(guān)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