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黃 潔
前不久,年近半百的王開文獲得“全國交通技術能手”稱號。
4年前,王開文從中國北車集團太原軌道交通裝備有限公司,來到神華鐵路貨車運輸有限責任公司滄州機車車輛維修分公司工作。當時,該公司還未開展過維修機車(火車頭)的相關業(yè)務,對機車維修還是“門外漢”。維修工作只能委托給其他單位,要把機車運到洛陽、太原等地,路途遠、周期長、交接工作繁瑣。此后,作為公司技術扛鼎人,王開文帶領團隊,開始機車試修,先后開展“電制動記錄檢修”“機車故障顯示屏深度檢修”等多項創(chuàng)新項目,年節(jié)省檢修成本100萬元以上。
5月27日一早,調車機啟動,兩節(jié)身長33米、重達92噸的機車沿軌道緩緩駛入檢修聯(lián)合廠房。接下來的38個工作日,這兩個龐然大物將在王開文及其同事們手下迎來又一次重生。
根據機車不同公里數和行駛年限,機車檢修分為輔修、小修、中修和大修。此次檢修,是機車檢修中工作量最繁重的大修。在機車大修中,王開文及其同事們要將不計其數的零件一一拆解下來,經過清潔、車體檢修、涂裝、轉向架檢修、組裝、調試、試運等一系列環(huán)節(jié),再重新組裝。
王開文從事機車檢修工作已經28年。作為機車(火車頭)調試和故障判斷方面的專家,他每次檢修機車都如履薄冰,不敢心懷一絲僥幸,認真細致地完成工作。
在王開文創(chuàng)新工作室里,經過作業(yè),3D打印機成功打印完成一個直徑5厘米的圓柱形機車零部件。它將被放至機車關鍵部位,用來防止異物進入管路。
“小部件能解決大問題,也能成為大問題。”在碩大的機車面前,這個小小的零部件雖然毫不起眼,卻一度讓王開文頗為頭疼,“這個零部件在市面上沒有成品,過去要向其他公司定做,且數量有限。不但成本高,還延長了工作周期!
王開文創(chuàng)新工作室自2016年成立以來,成為公司進行機車檢修的智囊團,先后完成“BR4B”型電制動記錄儀的深度檢修、輪緣潤滑控制器檢修、琴鍵開關檢修等多個自主檢修項目;多次解決“SS4B”型機車“主接地”誤動作、機車“無顯示跳主斷”等疑難電氣故障;研究制定交、直流機車的重聯(lián)試運方案……
修理機車,王開文駕輕就熟,甚至只憑聲響,就能準確判斷機車工作狀態(tài),找出問題所在。
公司里的年輕人嘖嘖稱奇,而了解他的人知道,這些年,王開文沒正經休過周末,“不是在車間,就是在去往車間的路上”。他曾帶領團隊成員,在車間里待了20多天,拆解、研究、設計圖紙、反復試驗,最終破解出“BR4B”型電制動記錄儀自主檢修密碼。他帶領團隊,在成千上萬的零部件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才取得現(xiàn)在的成績。
有付出就會有收獲。如今,在王開文及其同事的努力下,公司技術日臻完善,設計年大修電力機車120臺,鐵路貨車廠修3000輛,車輛段修12000輛,不但實現(xiàn)了“SS4B”型電力機車和神華號“HXD1”型電力機車的自主檢修,還成為國家能源投資集團唯一具有承擔電力機車大修能力的基地,躋身國際一流行列。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