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東城檢察院受理了多起交通肇事案,其中一個特點是肇事者和受害人多為老年人,而元兇正是擅自改裝殘疾三輪摩托車或者助力三輪車。檢察官建議,有關部門應嚴打非法改裝車輛的行為,而老年人也不要駕駛改裝車非法上路,防止類似事故發(fā)生。
2011年3月18日8時許,王某駕駛殘疾三輪摩托車行駛至東城區(qū)龍?zhí)逗䱷|門外時,將橫穿機動車道的田某撞倒,致使田某顱腦損傷并于當日死亡。案發(fā)后王某在現(xiàn)場等候,經(jīng)交通管理部門認定其負主要責任。
2012年1月27日16時許,蘇某在東城區(qū)光明橋南輔路(由南向北)非機動車道內(nèi),駕駛非法加裝助力裝置的人力三輪車,由后向前超越與其同向行駛的自行車駕駛人陳某時,兩車發(fā)生接觸,造成陳某倒地后顱腦損傷,經(jīng)搶救無效死亡。東城交通支隊認定蘇某對事故負全部責任。
檢察官譚珍珠介紹,這兩起事故中,肇事者普遍年齡較大,王某涉案時已年逾七旬,且不具備駕駛資格。他們駕駛的機動車輛均是經(jīng)過非法改裝的車輛,有改裝過的殘摩、加裝動力裝置的普通三輪車。被害人普遍年齡較大,王某案被害人逝世時74歲,蘇某案被害人逝世時65歲。
檢察官分析,這些案件中,駕駛員實質上不具備或者不完全具備駕駛操控能力,未經(jīng)正式培訓獲得駕駛資格,且因為年齡、身體原因,實質上很難適應當今復雜路況形勢。而他們所駕駛機動車輛均經(jīng)過改動,由普通車輛演變?yōu)椤皻⑷死鳌,較為突出的是本應是人力三輪車,卻改裝為機動車,在非機動車道發(fā)生事故。此外,被害人自我保護能力較弱,身體素質較差,受到傷害容易出現(xiàn)嚴重后果。(記者 王薔 通訊員 毛志華)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