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來,胡同游已變成中外游客認識北京的窗口
導讀:最具老北京風韻的北京什剎海地區(qū)是中外游客爭相造訪的必到景點,而在這里,老北京特色旅游項目三輪車胡同游又被看作是游客了解老北京文化的第一站。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什剎海三輪車胡同游至今已經(jīng)推出近20年。20年來,京師的文化歷史在來自我國五湖四海的車夫們的舌尖上傳承著!叭挚雌叻种v”,車夫們口中的“京味兒”如今是個什么樣子?
皇城腳下,京城子民,提籠架鳥,打拳垂釣,閑適而有特點的生活,這幅圖景在西城區(qū)的什剎海地區(qū)就能找到。不少外地人、外國人就是奔著這股子北京味兒來逛的。
胡同游是什剎海的一大特色,也是品牌,但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存在已經(jīng)有著近20年的歷史了。目前,什剎海胡同游登記在冊的三輪車共有300輛。其中只有八名北京人,他們被稱為“后海八爺”。他們的名氣已經(jīng)成了品牌中的品牌。其他的車夫則來自中國的五湖四海,河北、河南、陜西、東北,其中以山西人較多。
“三爺”愛講胡同故事
規(guī)定40分鐘卻講了一個半小時
三爺被稱為“后海八爺”中講解“最北京”的一位車夫。北青報記者有幸坐上了“三爺”李永浮的車。深黃布衫、黑色燈籠褲、千層底布鞋,穿著上三爺與其他車夫一樣,是后海三輪車夫的標準裝束。干這行已有十個年頭的三爺,頭發(fā)白了不少,皮膚黝黑、肌肉結實。加上鼻梁上一副近視眼鏡,讓他和其他年輕的車夫比起來顯得更老資格!拔壹易鎸O三代都住這兒,也算是書香門第。從小,上一輩人就給我講胡同文化、講什剎海的歷史!睆那昂3霭l(fā)剛過銀錠橋,三爺指著酒吧街的一座大雜院說,這就是他的家。
“老北京的中軸線是南取永定門、北至鐘鼓樓,起報時作用的鐘樓和鼓樓在各座古城都必不可少”;“這里是北京著名收藏家張伯駒的家,我希望你們能夠記住這個人,記住他的愛國精神”;“來到老北京的胡同,只要看到這種掛著綠牌子‘古樹’字樣的老槐樹,它一定有百年以上的歷史,這條胡同一定是老胡同,附近的宅子也一定是老宅子,因為老宅門前必有老槐”;“這是濤貝勒府,現(xiàn)在是十三中,也是我的母校。這里還是著名的老輔仁大學的舊址。我的父親就是這兒畢業(yè)生……”一路上,三爺滔滔不絕,從建筑到民俗再到什剎海的名人,路上不時還有提著鳥籠子的鄰居和三爺打招呼,調(diào)侃幾句。調(diào)侃中冒出的地道的北京話,讓人覺得這才是北京城。
原本40分鐘的講解時間,三爺整整走了一個半小時!澳銈兪悄贻p人,我樂意給你們多講點兒,咱老北京的文化得一代代傳下去,年輕人最需要知道!蹦樕蠋е鴰追肿院赖娜隣斷嵵氐卣f。三爺說,他曾經(jīng)把自己對老北京、對什剎海的了解都寫成了導游詞,給新來的車夫們講課、培訓,希望他們也能把地道的北京文化傳承下去。但是時間久了,他也發(fā)現(xiàn)一些車夫并沒有按照導游詞講解,而是開始自由發(fā)揮。“不靠譜兒的也有,不少車夫樂于給游客講‘小道消息’。我年紀大了蹬不動了,但還是覺得有責任把老北京的傳統(tǒng)傳承下去!比隣敓o奈地說。
普通車夫講解建筑
多處內(nèi)容存在差異
北青報記者登上了一名山西車夫的車,雖然胡同游的路線一樣,但講解的內(nèi)容和感覺卻差別不少。這位車夫來自山西,雖然干胡同游已經(jīng)十幾年了,但是鄉(xiāng)音未改,講解中的詞匯需要很認真地聽才能分辨。對比兩名車夫的講解,雖然兩人所選擇的路線基本一致,但在“六海一河”、火神廟、南官房胡同、名人故居等多處講解中,兩人的講解內(nèi)容及詳細程度明顯存在差異。
對于老北京城的“六海一河”,三爺?shù)慕忉尀椤白溆诨始覉@林的中海、南海和北海叫‘內(nèi)三!,對老百姓開放的什剎海分前海、后海和西海三塊,‘一河’則是指故宮護城河,北京人稱它為筒子河!倍@位車夫則稱“一河”是指通惠河。在火神廟前,三爺說從前什剎海有多座廟宇,但大部分被單位占用或改造成了民居!盎鹕駨R和廣化寺名字前面都有個‘勅’字,說明是皇家寺廟,地位也是最高的。”800年歷史的萬寧橋邊有兩只頭朝下的鎮(zhèn)水神獸,“另有兩只是在水下,頭朝上,和水面相呼應!边@些內(nèi)容,山西車夫均沒有提及。“這排大宅子可是李連杰、李嘉誠、宋祖英他們的,霍啟剛給郭晶晶買的四合院也在這里……”山西車夫口中所述的部分內(nèi)容,對不少游客似乎更有吸引力,而三爺則只字未提。
40分鐘的講解時間,山西車夫很準時地完成了全部的講解。
帶外國團隊“走馬觀花”
個別車夫索要小費
雖說什剎海三輪車胡同游都是統(tǒng)一定價,一般含四合院參觀100元,不含為80元。在北青報記者的暗訪中還有一種收費方式,就是不要發(fā)票60元。但是不管你是支付了哪種費用,車夫們明里暗里都會提示你要給小費。
記者在暗訪中發(fā)現(xiàn),個別車夫在客人上車前、下車后一般不會明說要小費,但是只要車一停,旁邊的同事就會在一旁小聲地“點”你,師傅講得好給點兒小費。≤嚪騻兌际沁@樣互相幫襯著。小費的支付一般也不能低于一人五元,起碼要在10元以上。對于沒有支付小費習慣的中國人,這種方式讓部分游客不滿。
在暗訪中,北青報記者還發(fā)現(xiàn),一般接待散客的車夫講解相對認真,團隊游,特別是接待外國團隊的車夫們基本沒有什么講解。就在北青報記者坐著三輪車行進在胡同里時,拉著外國朋友的車夫總是快速地從身邊“飛過”,一些該講解的地方也沒有看到他們停下來。對于這種現(xiàn)象車夫們早已經(jīng)習以為常。“北京文化這么博大精深,我們用英文怎么講,只能說些簡單的。多了他們也聽不懂!钡侵v解雖然聽不懂,外國團隊的胡同游收費卻比散客還要高!皠e看就拉著他們轉(zhuǎn)一圈,老外的小費可比中國人給得多!避嚪蛘f。
對話
車夫不一定是北京人 但門檻應該提高
對話人:北京社會科學院首都文化發(fā)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沈望舒
北青報:您覺得三輪車胡同游對于什剎海北京文化意味著什么?
沈望舒:我們很多的文化資源是“碎片化”存在的,如何讓文化消費者對京師、對老北京曾經(jīng)有過的歷史有一個比較生動和完整的概念,是需要紐帶和橋梁的。而作為北京三輪車胡同游來說,車夫和他的三輪車就是這個紐帶。這支隊伍代表的是北京文化被“活化”的過程,通過他們的講解應該讓概念化的東西生動起來,他們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和功能。
北青報:您覺得三輪車胡同游如何才能讓北京味“活化”起來?
沈望舒:我認為京師文化一定要強調(diào)經(jīng)典化,京師一定要有它的色彩。大家說的如果都是為了迎合游客,講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那么這個胡同游就不是北京的。歷史是由人和事所構成的,我們能講出來的好的故事現(xiàn)在太少,能夠講好故事的能力也不高。如果想讓這個什剎海三輪車胡同游成為經(jīng)典京師文化的傳播體系,那么我們的管理者一定要有個系統(tǒng)的規(guī)劃,不僅要有好的故事,還要有講好故事的能力,這個大綱值得做。
北青報:現(xiàn)在很多車夫都不是北京當?shù)厝耍绾尾拍茏屲嚪虿话驯本┑氖矂x海講走樣兒?
沈望舒:不可否認,現(xiàn)在相當多的胡同游車夫是出賣勞動的謀生者,他們在傳播文化上是缺少熱情的。如果一個人只想著怎么賺錢?他自然不會在傳承文化上下工夫!白邩觾骸笔遣豢杀苊獾。不一定北京人就能夠把胡同游講好,但關鍵是車夫的入門門檻應該提高,這第一道門檻就應該是自己想不想干?他有傳播經(jīng)典京師文化的愿望和熱情,因為在當下這里的車夫已經(jīng)不是低人一等的“祥子”而是京師文化的傳播者。然后才是知識教育,知道該干什么。最后還要看這個人能不能干好。我還覺得雖然是一個小小的北京胡同游,卻反映出我們北京文化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北京旅游業(yè)的一個缺陷,就是作為我們傳播體系的紐帶還比較弱。有資源還要學會如何配置好資源。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