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城說,“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奔易∠嫣妒杏旰䥇^(qū)白石廣場附近的盲詩人周堅橋通過詩歌追尋光明。近日,他創(chuàng)作的《黑夜唱給太陽的歌》正式出版發(fā)行,這是湖南省第一本盲人詩集。
帶放大鏡高考 超北大錄取線
50歲的周堅橋是湘鄉(xiāng)泉塘鎮(zhèn)人。他的父親是一位民歌創(chuàng)作者。受父親影響,他自幼喜歡讀書,對文學情有獨鐘。
自小學起,周堅橋學習成績就特別優(yōu)異。10歲時,因患視網膜色素變性,視力慢慢下降,他開始看不清黑板上的字,17歲幾近失明。可天資聰穎的他,學習成績并沒受多大影響,是當地有名的“秀才”。
高考那年,他帶著放大鏡入考場。雖有放大鏡,但他依舊很難看清歷史、地理考卷上的地圖,這類考題,他只能瞎蒙。在這樣的情況下,他的高考分數還是超過了當年北京大學的錄取線。然而,在體檢面試時,他因視力不過關,與北大擦肩而過。
雙目失明 “用腦”寫詩歌
周堅橋說,創(chuàng)作詩歌是出于“無奈”。他從小喜歡文學,初中起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由于眼睛看不清,讀大部小說很吃力。詩歌短小,借助放大鏡,一個字一個字看,就可以在短時間內看完,所以他一有時間就讀詩。
“因為看得慢,詩歌我看一遍就能背誦!敝两,周堅橋還能對《唐詩三百首》、《千家詩》、《毛澤東詩選》、《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等中外詩集背誦如流。周堅橋自己也創(chuàng)作詩歌。他說,寫的詩歌,如果自己不滿意,可以在腦袋中修改,再寫出來。如果寫其他文學作品,他看不清,不便于反復斟酌修改。
周堅橋每晚堅持收聽中國廣播電視大學的文學類課程教學。雖然白天干活很辛苦,他晚上還堅持收聽到11點多。他不刻意去寫詩,靈感一來,他就不放過機會,有時半夜爬起來寫詩。
走出家門 收獲愛情事業(yè)
周堅橋說,自己是一個隨遇而安的人,他不刻意追求名利和財富。但一直渴望自尊自強、自力更生。他在農村教過書,種過水稻、藥材,養(yǎng)魚、喂豬。
上世紀90年代末,他來到湘潭市區(qū)學習按摩。雖然工資并不高,但他深深喜歡上了這份職業(yè)。他還跟盲人同事學習了盲文,學會了使用電腦,閱讀了大量中外名著。
1999年,他跟盲人姑娘王橘陽結婚了。兩人相親相愛, 生了一個可愛的女兒,也開起了自己的盲人按摩店。
精選30多首詩歌 記錄成長
至今,周堅橋記不清到底寫了多少首詩歌。周堅橋說,父親是一名民歌創(chuàng)作者。父親臨死前,有一個心愿,就是把民歌集結成冊,印刷出來。他幫父親完成心愿后,父親非常開心。
后來,他自己也想,是不是應該把自己寫的詩歌也印刷出版呢?在朋友們的幫助下,今年上半年,他的詩集正式出版發(fā)行,目前,銷售還不錯,其中有人一次買了40本。
“我一共選錄了30多首詩歌,反映不同時期自己的成長歷程!敝軋詷蛘f,生命不息,他對詩歌的熱愛和創(chuàng)作就不會停止。(記者 朱炎皇 通訊員 廖艷霞 李新聞)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