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佩倫一家。 記者顧展旭 攝
中大女生曾佩倫大三休學生子 今年畢業(yè)在雜志社當圖片編輯
文/記者徐靜 實習生尹雪帆
大二戀愛、大三結(jié)婚、大四生子,中山大學傳播與設(shè)計學院的曾佩倫,走出了一條與絕大多數(shù)同學不一樣的人生路。去年7月,生子兩個月的曾佩倫接受本報采訪。在今年6月,她終于拿到中大的畢業(yè)證,并找到了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這一年,她生活有了怎樣的變化?孩子又帶給她怎樣的感悟?
為人母
要對另外一個生命負責
為人母前后感受有何不同?“最大的不同是要對另外一個生命負責,而且對于他來說,你是無可替代的、最重要的人!
曾佩倫的兒子名叫小繁易,是去年5月出生的。早在懷孕時,曾佩倫就為他開通一個微博,以孩子的口吻,記錄著這一段時間的點點滴滴。最近一次的更新是關(guān)于小繁易說話的事情:“一歲兩個月,除了爸爸媽媽之外第一個會說的詞是:一、二!”曾佩倫表示這個微博會一直更新下去,紀念孩子的成長歷程。
今年2月,曾佩倫參加了一個“我們需要舒適的母嬰室”的公益和商業(yè)項目,作為一名母親體會到在公共場合換尿布與喂奶所帶來的尷尬。她在微博上的呼吁,引發(fā)了名人的關(guān)注,轉(zhuǎn)發(fā)量達到九千多,一些名人也加入了號召的隊伍。
小繁易出生6個月后,曾佩倫報名參加了由“獨立出版工作坊”發(fā)起的做屬于自己的攝影志的活動,參加者從攝影、編輯、紙張的選擇再到出版,都是獨立完成的!岸际俏矣檬謾C拍繁易的照片,然后做成一本書,我還自己打孔,用線把它穿起來。”倫子告訴記者。這本手工攝影志《我的小情人和老情人》,共做了6本,今年5月份開始在英國進行展覽和售賣。
相關(guān)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