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曾因她抬不起頭
雙手無法自如控制,走路要靠在墻上一點一點挪動,說話要使上很大的力氣才能發(fā)出幾個簡單的音。這是曉琳每一天都要面臨的困境。即便如此,曉琳并不回避生活,直面屬于自己的人生。
“我是個殘疾女孩,從小就知道自己與別的孩子不同,我不能獨立行走,講話含糊不清,沒有朋友跟我玩,我是個孤獨的孩子,但上天剝奪了我的自由,卻賜給我一顆聰慧的大腦,讓我擁有一份熱愛的文字工作,可以用文字去書寫美妙人生,每一天都是充實和滿足的!睍粤照f。
25年前,曉琳來到了這個世界,母親難產使她留下了嚴重的后遺癥。
從此,父母帶著她踏上了漫漫求醫(yī)路,“看病”、“治療”……曉琳的童年一直被這些詞語所包圍。輾轉全國各地治療,花光了家中所有積蓄,付出了艱辛和努力,但醫(yī)學的奇跡始終沒有出現。
“到北京武警醫(yī)院治療時,曉琳的頭發(fā)全部被剃光了,那么小的孩子從頭到腳扎滿了針……”回想起帶著曉琳四處奔波治病的艱辛,母親田鳳的眼圈紅了:“這孩子很不容易!逼鋵嵶瞿赣H的又何嘗容易?田鳳說,她也曾抬不起頭,想不開:孩子如果一輩子都這樣,等父母老了,誰來照顧曉琳?她甚至想過要抱著曉琳去跳海。
生活的希望總會透出一絲光亮。曉琳9歲在西至泊村入學,雖然無法和別的同學進行正常的語言交流,也無法動手寫字,但“腦子好使”,好像比一般孩子都要聰明。讀小學時,曉琳對老師講的所有內容,幾乎都能銘記于心,無論數學題還是古詩詞,只要老師教一遍她就能記住。只是因為手不聽使喚,字總是寫得七扭八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