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避雨被誤當“小偷”
上世紀80年代,信用社歸屬農(nóng)行監(jiān)管,信用社繳存款、報表都要到百里之外的農(nóng)行營業(yè)所,當時雖然溫飽不成問題,但交通仍舊艱難,全鄉(xiāng)沒有一條可通車的公路,人們出行仍然靠一雙腿跋涉,為了節(jié)省旅費開支,趙有賢每月報表總是天蒙蒙亮出發(fā),翻山越嶺,晚上頂著星星回家。一次,他走到半山腰,下起瓢潑大雨,無奈躲進路邊農(nóng)戶看莊稼搭起的窩棚里待了半宿,天亮時,被巡山的老百姓差點當做小偷抓起來。
隱藏在心里的愧疚
隨著工作量的增加,他越來越不顧家了,兒子高燒不退,他無暇顧及,閨女考學,他要求閨女自己填報志愿。兒子當兵回來后,被臨時安排在信用社,臨時工一干就是6年,每次兒子提出讓他走走關系,他回答的總是信用社的工作靠的是三鐵,你練好了,工作自然會給你轉,可是,事與愿違,2004年,信用社為增效撤并,解放信用社與蘑菇峪信用社合并而撤出歷史舞臺,兒子也隨之下崗,他只對兒子說了一句,這是國家的政策,下崗的也不止你一個,只要你肯努力,行行出狀元。
2006年,趙有賢結束了他近40年的工作生涯,在離崗審計時,他的審計報告顯示:無不良貸款,無業(yè)務差錯,無風險隱患。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