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薄貴平,男,漢族,中共黨員,大學?茖W歷,中小學高級教師,1975年參加教育工作。從教以來,他一直堅守在農村教學一線,堅持吃住在校,默默耕耘,忘我工作,已經在鄉(xiāng)村教育戰(zhàn)線上工作了42年,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一位老教師對鄉(xiāng)村教育的無限忠誠和熱愛。在鄉(xiāng)村教育這片熱土上,傾注了他畢生的精力和汗水,為周邊13個行政村培養(yǎng)了600余名農家大學生,先后資助了120多名農家貧困學生,得到了群眾和社會各界的好評與認可。薄貴平先后被河北省政府、省教育廳、財政廳、人社廳、中共邢臺地委、地區(qū)行署、中共巨鹿縣委、縣政府授予“河北省優(yōu)秀園丁”、“河北省優(yōu)秀鄉(xiāng)村教師”、“邢臺地區(qū)德育先進工作者”、“優(yōu)秀共產黨員”、“先進教育工作者”、“優(yōu)秀教師”、“模范教師”、“教書育人模范”等榮譽稱號30多個,年度考核10次優(yōu)秀;多次在縣、鄉(xiāng)組織的師德師風專題報告會上作典型發(fā)言。無數的榮譽、鮮花和掌聲,更加堅定了他在鄉(xiāng)村終身從教的信念,堅守鄉(xiāng)村教壇已經成為他今生不變的追求和夢想!2017年,由中共河北省委宣傳部和河北省教育廳共同主辦的“美麗河北·最美教師”推選展示活動中,經評委會評議,授予薄貴平“美麗河北·最美教師”榮譽稱號。
癡心從教圓夢想
1975年1月,薄貴平高中畢業(yè)。當時,村里缺老師,很多孩子沒人教。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決定放棄上大學的機會,回到薄莊村,當上了“孩子王”。那時,學校只有兩個老師,薄貴平一個人要承擔兩個年級復式班的教學任務,既教語文、數學,又教品德、常識等課程。每天,把五六十個孩子教一遍,通常講得是嗓子直冒煙。不過,當他看到孩子們學到了知識,在一天天進步,心里有說不出的高興。
當時,薄莊村還沒有一間像樣的校舍,只能將村民們閑置的房屋借來當作校舍。上課就像打游擊,今天在這里呆,明天就可能要搬到別的地方去。如果農戶家里急需使用房子,那么“學!本偷谩稗D移”,只能為孩子們另找“課堂”。后來,在薄貴平的多次協(xié)調下,只能臨時把學校安置在薄家祠堂。平時,在祠堂上課還行,要是趕上過年過節(jié),村民要祭掃,學校又得搬遷。薄貴平多次向村支部反映學校急需解決校舍的問題。當時村里的狀況也非常艱苦,沒有多余的房子可用!老支書被薄貴平的執(zhí)著感動了,最終村里決定把第四生產隊廢棄的六間草料棚無償轉讓給學校使用。
這六間草料棚已經荒廢多年,里面雜物堆積如山,蜘蛛網交織,鼠洞遍地,墻體破損,屋頂漏雨嚴重,有的根本沒有門窗,不進行徹底修繕,根本無法使用。這么大的“工程”,單靠兩個教師,什么時候能夠完成?考慮到上學的學生也越來越多。經過薄貴平向校區(qū)和村里申請,同意學校再添兩名教師。得到上級同意后,薄貴平找到剛高中畢業(yè)的趙慶昌、許勝國二人,問他們是否愿意來學校教書,他們爽快地答應了。于是,四個人說干就干,補破墻、修屋頂、安門窗、抹墻面……可以說是既當壯工,又當瓦工;既當瓦工,又當木工。兩個月過后,毀壞的墻體補上了,漏雨的屋頂修住了,破損的門窗修好了……薄莊小學終于有了自己的“家”,孩子們再也不用四處流浪,可以集中到一塊兒上課了。看到這一切,薄貴平的內心充滿了激動,他的眼睛濕潤了!
學校搬遷到了村外,無人值守。想到同事們白天工作一天,又都有自己的家人需要照顧,薄貴平就主動搬到學校,吃住在校,并一直堅持到今天……三十多年來,他吃住在學校,不是為了沾學校的光,而是對學校的財物不放心。薄貴平也是有家的人,他寧可不回自己的家,也要守住學校這個“家”!他喜愛學校這個“家”!他要守護好這個家!因為有了這個家,才可以改變千萬家,才可以溫暖千萬家,才可以幸福千萬家!

薄貴平老師在備課。河北省教育廳供圖
真心待人情意濃
新校園建成后,吸引了周邊鄉(xiāng)村更多的孩子來薄莊小學就讀,學校的辦學規(guī)模也在不斷擴大,在校生達到600多人。學校也有了五六年級,已經是一所農村完全小學了。薄貴平想的更多是怎樣管好這所學校,辦好這所學校,更好地造福周邊鄉(xiāng)親們。當時,薄貴平分析了學校的10名老師,有的老師是老民辦,有的老師是剛剛初高中畢業(yè)的學生,學校還沒有一個老師是從正規(guī)院校畢業(yè)的師范生。而且,所有老師的月工資都只有那么六七十塊錢,當時是鄉(xiāng)財政籌措工資,拖欠老師工資的事也時有發(fā)生。為了調動老師的工作積極性,薄貴平就經常做他們的思想工作,鼓勵他們扎根農村基層,做一名稱職的人民教師。
薄貴平不光做老師的思想工作,而且時時想著自己的同事。只要是學校的老師,不管誰家有了難題,大家就集體想辦法,幫助他渡過難關。2001年,趙慶昌老師的愛人患了腦溢血住進醫(yī)院,需要一大筆醫(yī)療費。趙老師的家底薄,薄貴平想他肯定在為錢的事兒發(fā)愁,于是他立即拿出了準備為兒子辦喜事兒的六千元錢,和幾位老師湊得兩千元,加在一起共有八千元,給趙老師送去做醫(yī)療費使用。時至今日,每當提及此事,趙老師都會動情地說:“薄老師的恩情重!這輩子也難以報答!不干好本職工作,就對不起薄老師對我的幫助!”老師家里的困難就是薄貴平的困難,老師家里的事就是薄貴平的事。老師家里的困難解決了,才能解除他們后顧之憂,使他們能夠把整個身心投入到教學中來。
薄貴平還帶頭做全體師生的表率,要求老師、學生做到的,首先自己必須做到。為此,他主動挑起了畢業(yè)班語文教學和班主任工作的擔子;學校執(zhí)行考勤,他從不因私事耽誤工作;學校講公開課,從他這里開始,心想:“我要為全體師生樹立一個‘標桿’,要立得直,立得牢”!在他的帶動下,老師的干勁兒調動起來了。一學期下來,學校整體教學成績在全鄉(xiāng)排名遙遙領先。從那時起,薄莊小學在賈莊校區(qū)綜合評比中始終位居榜首。2012年,在全縣小學畢業(yè)檢測中,學校畢業(yè)生薄立明、喬琳珊兩名同學,取得全縣第一名、第二名的好成績,為學校爭了光,添了彩。事實說明,只要把老師的干勁調動起來了,盡心盡力地去教,就一定能夠取得好成績。
對待同事薄貴平是這樣做的,對待學生更是如此。他認為要想教好學生,就必須要關心學生,關注學生,關愛學生,就必須待學生如親人,勝子女。薄貴平在農村干了42年教育,對待學生可以說是愛字當頭!不管是在課堂教學中,還是在課余時間,薄貴平經常與他們談心交流,和學生交朋友,了解他們的學習和生活情況,一旦他們有了困難,就會盡力去幫助他們。來自張王疃鄉(xiāng)閆橋村賀強同學,需要吃住在校,薄貴平就與他同吃同住,讓他感受到老師也是他的家人,還經常利用業(yè)余時間給他補習功課,F在,賀強同學留美回國,在北京社科院從事研究工作。趙雪峰、薄國純、薄彥波、薄世亮、薄林爽、馬志磊、馬曉爽、馬耀輝、安雷科、趙貞等學生都得到過薄貴平的關心和照顧。他們有的走上了行政領導崗位,有的成為企業(yè)高管,有的成為農村致富帶頭人,有的考上國家頂尖大學,從事尖端科技研究工作。薄世亮同學勇奪1989年巨鹿縣中考狀元,現任中國平安保險公司邯鄲分公司總經理;馬志磊同學考取了北京大學研究生院,現任職于國家環(huán)保部;馬曉爽同學從北京交通大學研究生院畢業(yè)后,在國家核電力工程設計院任總工程師;2015年,安雷科考上了北京大學航空航天專業(yè);2017年,趙貞同學被中科院研究生院錄取……
薄貴平明白他的學生都生活在農村,趙雪峰、薄彥波、薄林爽家中兄弟姊妹們多,家庭貧困;田國偉父母過世較早,與哥哥相依為命;喬良川先天性身體殘疾……他都會盡最大能力去資助他們。為了讓這些孩子能夠上得了學,不輟學,薄貴平經常拿自己的工資給他們墊付學費,購買書包和學習用品……對他來說,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的學生都能夠成人成才。薄貴平想,一個人的付出,能夠讓更多的農家孩子成人成才,能夠換來千萬家的幸福,他心甘情愿!

薄貴平老師在講課。河北省教育廳供圖
傾心為校謀發(fā)展
2001年,是薄貴平一生中最難忘的一年。時任巨鹿縣委組織部副部長的董國平同志找他談話,要他掛職薄莊村黨支部書記。面對縣委領導的殷切期望,薄貴平接受了組織的安排。擔任薄莊村黨支部書記一職,他想的更多是學校的發(fā)展,把農村教育辦好!教育是最大的民生,辦好農村教育就是為父老鄉(xiāng)親造福!
2006年,學校被列入到“農村學校危房改造”項目中。薄貴平知道這一消息后,激動得好幾天合不攏嘴,睡不好覺。搬遷重建學校的規(guī)劃用地,有一部分是村民的菜地,盡管畝數不多,但涉及幾十戶。薄貴平就挨家挨戶地做工作,說服了所有鄉(xiāng)親。新學校開工建設后,薄貴平堅持吃在工地,住在工棚,一方面協(xié)調疏通關系,另一方面嚴把工程質量關。幾個月下來,他憔悴了許多。老師們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有個老師含著淚勸他說:“我們輪班值守,你歇歇吧!”他卻說:“我這點兒苦不算什么,工程能早一天完工,孩子們就能早一天搬進新教室,也算是我的一點兒心愿……”
在薄貴平任村黨支部書記期間,始終把學校放在優(yōu)先發(fā)展位置,以村的名義,為學校爭取到兩萬元體育器材,新建高標準教學樓一棟,硬化了學校的院落,保住了原薄莊中學的校址,為薄莊小學的長遠發(fā)展提供了條件。現在的薄莊小學,有高大漂亮的教學樓,有電腦、互交式電子白板等先進的教學設備,有先進的科學探究實驗室和藏書兩萬多冊的圖書室,有教學理念先進,富有朝氣的教師隊伍,有獨具匠心的整體規(guī)劃和濃郁的文化氛圍,處處洋溢著生機活力?吹洁l(xiāng)村的孩子在農村也能接受全方位、高質量的基礎教育,薄貴平就樂開了花!2011年,薄貴平考慮到自己的年齡和身體狀況,主動向堤村鄉(xiāng)黨委遞交了辭去村黨支部書記的申請?梢哉f,放下村里的擔子,全身心地做好教學工作,是薄貴平退休前最大的心愿!因為他始終不忘自己是一名老師,教育才是自己最熱愛的事業(yè)!薄貴平愿意把退休前的全部精力獻給他所熱愛的鄉(xiāng)村教育!
初心不變結碩果
從教42年來,薄貴平深深地體會到教育教學工作的細小瑣碎,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出成效的。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他經常鼓勵青年教師多向年長的教師學習,對于教育教學中熱點難點問題,教師之間可以共同探討,一起尋找破解問題的妙招。薄貴平還向學校建議強化班級組織管理,注重培養(yǎng)班級干部;在班級管理中,要千方百計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設濃厚的學習氛圍;與此同時,還要做好優(yōu)秀學生的示范作用,采用優(yōu)生與差生結對幫扶的形式,把后進生轉化、留守兒童幫扶工作落實到位,不讓每一個學生掉隊,不求人人都成才,但愿人人都成人!
薄貴平支持和幫助青年教師研修業(yè)務和專業(yè)成長,鼓勵他們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自己,要不斷提升自身學歷層次和專業(yè)素養(yǎng)。現如今,學校在職教師學歷達標率100%,有85%的教師達到本科學歷。在校本研修方面,薄貴平充分利用骨干引領、師徒結對、一對一幫扶等形式,實現教學相長共同提高,積極打造團結和睦、合作幸福的教師團隊。學校成立了教科研小組,薄貴平主動承擔科研課題,帶領老師們開展課題研究。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自覺學習、崇尚學習成為薄莊小學的良好教風,大家積極參與到校本教研、優(yōu)質課評選、校本課程研究等活動中,許多優(yōu)秀教師脫穎而出。薄貴平先后指導培養(yǎng)了36名青年骨干教師,王曉麗、解改環(huán)、薄淑霞、趙敬爽老師先后被評為“河北省優(yōu)秀教師”、“邢臺市德育先進工作者”、“邢臺市教壇新秀”、“邢臺市學科骨干教師”、“邢臺最美鄉(xiāng)村教師”;劉慶辰、許勝國、孫云芳老師先后被評為“邢臺市優(yōu)秀教師”;孫云芳、解改環(huán)、薄敬國、薄國顯、安密穩(wěn)、孫玲爽等多名教師成長為縣級學科名師。在薄貴平的指導下,學校創(chuàng)編的校本課程《農村小學生誠信教育讀本》榮獲市級二等獎。在薄貴平的倡導下,學校積極開展以國學經典誦讀、課外閱讀指導為主要內容的閱讀課教學,極大地提升了學生的閱讀能力。2013年,學校被市教育局評為“邢臺市閱讀課示范性學!保2014年,學校成為巨鹿縣首批“邢臺市標準化小學”。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德育先行!边@是薄貴平在學校德育建設和班級管理中始終堅持的指導思想。多年來,薄貴平嘗試把國旗下的講話等活動作為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主渠道,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以開展演講、書畫、歌詠和講故事比賽等多種活動為輔,并與少先隊活動有機結合起來,摸索出“二主三輔”德育工作模式。在薄貴平的組織和指導下,學校德育工作開展的有聲有色,涌現出了享譽全國的“巨鹿助殘四少年”等德育典型,引起國內上百家網絡新聞媒體廣泛關注!熬蘼怪鷼埶纳倌辍毕群蟊辉u為“巨鹿縣優(yōu)秀少先隊員”、“2010年8月份邢臺好人”、“河北省助殘陽光使者”,他們的事跡還被全國青少年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編委會收錄到《學雷鋒,做有道德的人》一書中。2011、2013年,學校先后兩次被中共邢臺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單位”稱號。
薄貴平在農村小學工作了42年,用點點滴滴的耕耘,成就了一所農村學校的希望,幫助周邊鄉(xiāng)村上千余戶農家人圓了他們“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的教育夢想!奥仿湫捱h兮!痹谖磥淼慕逃虒W工作中,薄貴平將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去教育和感化每一個鄉(xiāng)村孩子,一如既往地為鄉(xiāng)村教育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