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網(wǎng)滄州2月9日訊(楊曉華 記者 陳兆月)春運期間,滄州車務段泊頭站貨場鐵路專用線上,一臺調車機車正在轟鳴著,進行著車輛轉場作業(yè)。不遠處,泊頭站業(yè)務指導蘇寶生手持電臺,密切關注著每名調車人員的工作動態(tài)!半m然點名會上一直強調安全,但我還是不放心。”蘇寶生壓了壓棉帽,連日來的降溫天氣,給室外作業(yè)的調車環(huán)境帶來不小的影響,也讓他偶感風寒。

就在此時,遠在93.8公里外的德州站2號售票窗口,妻子趙秀正在耐心為一名旅客辦理車票改簽手續(xù)!敖裉斓目土鞑⒉凰愦螅瑏磙k理退票、訂票、改簽的比較多,還有一些不會網(wǎng)絡訂票的旅客,來咨詢的也不少。”趙秀是一名售票值班員,除了售票還負責每天的客票總賬、票據(jù)上報等業(yè)務的辦理。
蘇寶生和趙秀是同班同學,1997年一起畢業(yè)于西安鐵路運輸學校。1998年入路后,兩人互相激勵、幫助,共同學習新崗位業(yè)務知識,多次參加車務段、路局技術比武,7次登上原鐵道部、路局的領獎臺。丈夫蘇寶生多次獲得車務段技術比武第一名,妻子在2012年全路客運技術比武中獲得第三名,還是火車頭獎章獲得者。“狀元夫妻”這個稱號,從那時起就被叫響了。“誰高誰低”面對這個逢人必問的話題。夫妻倆總是相互一笑!拔沂遣考,我得的獎比你大!壁w秀邊說、邊笑、邊掩嘴!拔沂枪谲姡业玫莫劚饶愣!碧K寶生幸福的花兒滿臉俏。

今年春運,是夫妻倆在外忙碌的第20個年頭,和大多數(shù)鐵路職工一樣,為了保春運安全和暢通,二十年來,能趕上春節(jié)在家的也不過一兩次。夫妻倆雖然從事工種不同,但都是輪班制,原本平日里見面的機會就不多,加上蘇寶生去年調到泊頭站上班跑通勤后,在一起的日子就更少了。家里15歲今年上初二的兒子,已經(jīng)可以自己洗衣、做飯、上學,而且遺傳了夫妻倆勤奮好學的優(yōu)點,成績優(yōu)秀,這讓夫妻倆很是欣慰,可以無后顧之憂,安心干好自己的工作。
“小謝,干啥呢?”看到連接員小謝道岔扳動試驗手扳了一半剛想用腳踏,蘇寶生大喊一聲,同時一個健步跨了出去,來到道岔旁邊,及時給予制止。天冷,枕木上、岔柄上凝結成霜,加上岔子彈性很大,用腳踩踏打滑后,連接員很容易滑倒、扭傷,甚至岔柄反彈打傷小腿。蘇寶生的嚴格是出了名的。到泊頭站的第一個月,他就發(fā)了三張紅牌,兩個月,組織四班進行了五次專題分析,對關鍵問題,他更是盯死不放。去年3月,他檢查發(fā)現(xiàn)調車員小趙在車列走行中下車。蘇寶生當場對小趙下發(fā)了紅牌考核,不僅責令其停職、寫出書面檢查,還把檢查掛上人身安全警示臺。為了防止區(qū)域調車發(fā)生問題,他更是想盡辦法進行檢查:跟鉤添乘,聽錄音,聽電臺,查視頻,他還經(jīng)常自己掏錢坐公交車去東光、吳橋兩站檢查,被弟兄們戲稱為“神出鬼沒、防不勝防”。
“自己注意保暖,再回來時,別忘了把大衣帶上,我已經(jīng)打好包放在床頭柜上了!”“知道了,下午干活我會多穿點!”妻子趙秀趁中午吃飯的間隙給丈夫蘇寶生打了個電話,寒冬里,她的簡短話語像大年三十的熱氣騰騰的餃子,讓他心里變得暖暖的。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