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高春江 河北日報記者劉常儉)“7·19”特大洪災發(fā)生后,省直單位的30支民兵應急分隊嚴陣以待,隨時準備奔赴抗洪搶險一線。其中,受領任務的16支應急小分隊分赴災情最嚴重的石家莊、邢臺、邯鄲等地,在電力搶修、交通保障、通信暢通、水力水務等方面擔當重任。
7月20日20時,河北聯通公司石家莊傳輸局民兵應急響應分隊,接到搶通贊皇嶂石巖通信線路的命令。此前,7名隊員在重災區(qū)井陘縣執(zhí)行受損通信光纜搶修任務,已經連續(xù)奮戰(zhàn)了8個小時。他們立即沖上工程車趕往嶂石巖,一路險象環(huán)生,平時2個小時的路走了4個多小時。搶修隊員經過光纜接續(xù)測試,確定斷點多達10余處。車輛無法直接到達施工地點,他們就攜帶著總計上百公斤的工具,徒步趕往斷點處搶修。經過10個小時奮戰(zhàn),終于完成這次搶險任務。7月21日上午,嶂石巖的聯通通信業(yè)務全部恢復。
位于井陘縣西北部深山區(qū)的辛莊鄉(xiāng),是這次洪災的重災區(qū),直到7月25日還未通電。要恢復辛莊鄉(xiāng)的通電,首先要把每根長12米、重達1100公斤的水泥電線桿送達災區(qū)。運輸需要通過被沖毀的道路,最長處達7公里,只有使用履帶搶險車涉險運輸,稍有不慎就會墜入山谷。省送變電公司民兵應急小分隊的3名骨干民兵主動請纓,7月26日上午,他們駕駛搶險履帶車到達指定地點,連續(xù)奮戰(zhàn)60多個小時,安全地將28根電線桿送到災區(qū)。
在引黃入冀補淀工程和南水北調配套項目河北段周邊村莊的防洪堤壩上,也活躍著省直民兵應急分隊隊員們的身影。河北水利工程局抗洪搶險突擊隊的隊員們,參與了引黃工程穿漳樞紐抗洪搶險任務,在漳河右岸鋪設土工布5000平方米,共裝4000余袋碎石,有效防止了洪水沖刷形成決口。他們還在永年縣參加了許莊東2處決口、豆莊村北3處決口、辛村1處決口、楊莊村內坡沖落、太辛莊村內坡沖刷等重大險情處置,出色完成了洺河大堤5處決口回填和2處內坡加固任務。
點擊進入專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