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山與唐山震后對比。
新唐山與唐山震后(上)對比。
文/燕趙都市報冀東版記者 李中平 張輝 師源 圖/新華社
1976年至2016年,40載斗轉星移,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轉瞬即逝,但40年,對于唐山這座曾遭受過強震重創(chuàng)的城市來說有著非凡的意義。英雄的唐山人民用他們不屈的品格演繹了鳳凰涅槃的傳奇,經過“十年重建,十年恢復,二十年快速發(fā)展”,美麗的鳳凰城奇跡般地從廢墟上崛起。
“唐山乃冀東一工業(yè)重鎮(zhèn),不幸于1976年7月28日凌晨3點42分發(fā)生地震。震中東經118度11分,北緯39度38分,震級7.8級,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11公里。是時,人正酣睡,萬籟俱寂。突然,地光閃射,地聲轟鳴,房倒屋塌,地裂山崩。數秒之內,百年城市建設夷為墟土,24萬城鄉(xiāng)居民歿于瓦礫,16萬多人頓成傷殘。7000多家庭斷門絕煙。此難使京津披創(chuàng),全國震驚,蓋有史以來為害最烈者!碧粕娇拐鸺o念碑碑文所述,災難的記憶依然清晰,失去親人的傷痛還不時敲擊著內心,大災面前,唐山人強忍悲痛擦干淚水,奮勇前行。
震后第10天,產出第一車“抗震煤”;震后14天,唐山電廠并網發(fā)電;震后28天,煉出第一爐“爭氣鋼”;震后一年,工業(yè)生產全面恢復;震后第二年,工業(yè)產值超過震前水平……唐山人創(chuàng)造著一個又一個抗災奇跡。
1989年唐山市國內生產總值首次突破100億元;1990年獲得聯合國頒發(fā)的“人居榮譽獎”,成為中國第一個獲此殊榮的城市;2001年地區(qū)生產總值突破1000億元大關,2008年唐山市躋身中國城市GDP3000億元俱樂部,同年還當選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2010年,經濟總量更是高達4300億元,在全國地級市中位列第四;2016年,唐山在南湖生態(tài)公園舉辦世界園藝博覽會……唐山以驚人的速度一次又一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從廢墟瓦礫到高樓林立、繁華現代的新興城市,從“磚頭加油氈”的簡易房到鋼筋水泥的高層建筑,從道路扭曲斷裂到四通八達的海陸空立體交通……40年前的唐山人歷經災難、負重前行,40年后的唐山人在建設“靚麗、繁華、宜居、和諧”的現代化沿海城市的新征程中,繼續(xù)昂首向前。
點擊進入專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