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聞網(wǎng)訊(張佳)“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每天清晨,學生們高聲誦讀《三字經(jīng)》的聲音都會從安平縣同華學校傳出,引得不少路人駐足聆聽。據(jù)了解,該校從2008年啟動誦讀國學經(jīng)典活動以來,學生們踴躍參加,校園里興起了濃厚的國學風。
近年來,安平縣大力推動傳統(tǒng)美德進校園,截至目前,該縣第一實驗小學、二中、職中等學校都開設了國學經(jīng)典校本課程,已有萬余名青少年加入到誦讀《孝經(jīng)》《弟子規(guī)》《論語》《孟子》《詩經(jīng)》等國學經(jīng)典的行列。
“誦讀國學經(jīng)典對于孩子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性格的塑造、正確人生觀的樹立都有好處,可以培養(yǎng)孩子們的‘精神長相’!蓖A學校領讀《三字經(jīng)》的李老師說,自從孩子們讀國學后,變得謙讓、文明、有禮貌了,不少家長也反映孩子們比以前“懂事”了。
從幼兒園開始就接觸國學的安平第一實驗小學學生趙翔鶴,現(xiàn)在整部《論語》都能倒背如流。“有一次我和老人說話,口氣重了點,翔鶴聽見,就用《弟子規(guī)》中‘尊長前,聲要低’的話提醒我,我感到非常羞愧,馬上向老人道歉!壁w翔鶴的媽媽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