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報、河北新聞網(wǎng)記者 周萬良
[發(fā)自滄州泊頭]
日前,明媚的陽光照在泊頭市文廟鎮(zhèn)齊南村劉玉柱老人家的門樓上。抬頭望去,門樓兩側(cè)紅彤彤的“讀書”二字格外鮮艷,門楣上“書香門第”四個金色大字,與“讀書”二字交相輝映。
79歲的劉玉柱老人和兒子劉洪濤迎記者進屋。堂屋迎面墻上,掛著劉玉柱書寫的《弟子規(guī)》,規(guī)范工整的書法,透著主人的細致嚴謹。劉玉柱說,把《弟子規(guī)》掛在家里一進門最顯眼的地方,就是想讓晚輩們時刻接受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進里屋落座,說起門樓上的“讀書”二字,劉玉柱老人笑了:“我打小就喜歡讀書,而且從我算起,我們家三代人都沾了讀書的光。”
劉洪濤介紹說,他父親上完小學后便離開家鄉(xiāng),去天津一家工廠當了學徒。但從小愛讀書的父親,始終不忘讀書。在學徒的3年多時間里,他利用業(yè)余時間,自學了初、高中課程,后又進“夜大”學習,拿到了大學文憑,也由學徒工成長為工程師。“父親倡導‘貧因書而富,富因書而貴’的書香家風,在我們家代代相傳。我們這輩兄弟姊妹中,出了全村第一個本科大學生,我兒子這輩出了全村第一個博士生,F(xiàn)在,他們在律師、大學教師等崗位上為社會作著貢獻。家中第三輩8個孩子當中,除一個在讀高中外,已有7人考上了大學!闭f起家人讀書的事,劉洪濤臉上洋溢著自豪。
劉玉柱說,自己喜歡讀書、買書、藏書。他一邊說一邊起身,領(lǐng)記者去看他視為寶貝的藏書。沒想到,4間房里竟有38個書櫥,藏書3萬8千多冊,內(nèi)容涵蓋文學、經(jīng)濟管理、哲學、農(nóng)業(yè)科技等!斑@是我30多年的積累,平日里,除我自己拿出來讀讀外,村里人想讀什么書也來我這兒借閱!
為了給鄉(xiāng)親們搞好服務(wù),劉玉柱老人還常上門問鄉(xiāng)親們需要哪方面的書,然后買來供人們借閱。3年前,老人自掏腰包8萬元,建起了一個文化活動室,購置了50套桌椅,配置了黑板、講臺、掛圖等,提供給鄉(xiāng)親用來舉辦種植、養(yǎng)殖培訓。
相關(guān)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