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改造,長了10年的法桐又走了
2009年,石家莊對包括裕華路在內的三條主干道再次大修,這是裕華路有史以來規(guī)模最大、檔次最高的一次改造,裕華路最終成為“第一迎賓大道”!拔覀儾荒懿怀姓J,這次大修,新建了兩座立交橋,這無疑對改善市內交通、提升省會品位具有重要意義。但是,由于立交橋的修建和道路拓寬的需要,道路兩旁,長了10年的法桐又再次不知所終,取而代之的竟是像麻桿一樣大小的大葉女貞樹和銀杏樹!”王文生感嘆著,這樣的小樹,似乎再長20年也形不成法桐那樣的樹陰!奥犝f今年裕華路上又要種法桐了,真的希望曾經的法桐能回來,而不是又是一批批的樹苗;真的希望在以后的道路改造中,相關部門能夠權衡樹與路的關系,是不是只要拓路,就一定要毀樹呢?”
城市中,那些曾經的大樹下的回憶
和王文生的感受一樣,很多市民在感嘆日益現代的城市的同時,也對曾經的大樹濃蔭更加向往。“變寬的路是不是一定要帶來變小的樹呢?道路改造和綠化究竟是不是必然的矛盾?”家住體育大街附近的馮女士的記憶中,2003年之前的體育南大街是當時許多人談情說愛的散步街道。
“那時的體育大街簡直是一個花園。”她回憶說,那時和愛人剛談戀愛時,經常在這條街散步,“道路兩側是粗大茂盛的國槐,馬路中心有漂亮的綠化帶,道路兩邊、上下行車道中間都是樹木和花草。春天,桃花和杏花爭相開放。夏天,樹枝把陽光嚴嚴實實地遮蓋住,路上濃蔭處處!瘪T女士說,走在這樣的街道感覺特別浪漫,有時累了還會在樹下坐一會兒!暗,這些樹都隨著修路消失了。我們回憶起過去,都覺得失去了可以追憶的東西。”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