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正定縣積極落實省市垃圾分類具體要求,加快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系統(tǒng)建設,不斷提升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水平。
在正定縣盛世華安小區(qū)的垃圾分類投放點可以看到四個智能垃圾桶,盛世華安小區(qū)的業(yè)主只需要拿起手機點出二維碼,掃描一下,就可以將垃圾放到紙質、金屬、塑料等四個垃圾對應口,業(yè)主投放的金屬、紙質、塑料等可回收垃圾將以重量為單位進行稱重,然后可以按照100積分一塊錢的兌換比例兌換所需的生活用品,而經過分揀后的垃圾將統(tǒng)一進行回收再利用。
磊佳環(huán)保科技有限公司市場總監(jiān) 滿譚:
對于現有的四分類通過居民的一個簡單的分類之后咱們會把里面的東西通過垃圾壓縮車,運輸到二次分揀中心再次細化的分揀,比如紙張,居民投放的時候可能會有不同類別的紙張垃圾,咱們把這些進行詳細分揀分類,然后給了有再生資源資質的公司,進行再回收,再利用。
除了智能垃圾桶,在達諾現代城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處,記者還看到了垃圾分類的另一番景象。
一個分揀箱,一副手套,一個夾子,對于垃圾沒有分類的居民,督導員現場幫助分揀分類。一排排紅、藍、黃、綠的分類垃圾桶,兩個干凈整潔的洗手池,旁邊還配備了干手器、洗手液等清洗用具,人們很難將這樣整潔干凈的環(huán)境與垃圾分類投放點結合在一起,但在現代城,垃圾分類已經成為居民每天的必備工作。
垃圾分類督導員 崔立丹:
我們早晨是六點開始到晚上10點,都有督導工作,讓他們分類,主要是針對分開廚房垃圾,現在塑料垃圾多一點,我們垃圾桶壓縮以后可以達到12桶。
在現代城,欄桿、樹木、冬青上掛滿了垃圾分類的宣傳條幅,每個單元樓內、門口都設置了垃圾分類宣傳牌和公示牌。小區(qū)居民也在不斷將垃圾分類融入自己的生活中!
達諾現代城居民:
干凈又衛(wèi)生,不招蒼蠅,不招蚊子,對國家也有利。
不同的垃圾扔進不同的垃圾桶,紅色盛放有害垃圾,綠色盛放廚房垃圾,藍色盛放可回收垃圾,用垃圾分類構筑更好的綠色生活體系。據了解,現代城每天收運處置廚余垃圾1.6噸,其它垃圾2.4噸,廚余分類投放、收運、處置率達80%以上,生活垃圾減量明顯。
垃圾分類督導員 李富林:
按這個比例進行計算,每天產生的廚余垃圾量達到580余噸,這些廚余垃圾主要是用于產生有機肥,實現循環(huán)利用。
今年以來,正定縣積極推進垃圾分類工作,建立政府、社區(qū)、單位(企業(yè))和居民“四位一體”協同機制,積極落實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制度。同時加快垃圾分類處置體系建設和專業(yè)收運隊伍建設,從源頭減量,持續(xù)提升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水平。
垃圾分類督導員 李富林:
下一步我們將從居民的思想動態(tài)、行為習慣入手,幫助居民養(yǎng)成“隨手分類”的習慣。只要居民做飯洗菜時,想到我們的桶邊督導員,把易腐垃圾放一個袋,把包裹食品的塑料制品放一個袋,就特別容易把廚余垃圾分開。這還需要我們做大量的思想工作,用實際行動引導居民,養(yǎng)成“隨手分類”的習慣。
垃圾分類關系人類生存環(huán)境,那我們如何進行垃圾分類呢?
●有害垃圾
指對人體健康或者自然環(huán)境造成直接或者潛在危害的垃圾,主要包括:廢電池,廢熒光燈管,廢溫度計等。
●易腐垃圾
相關單位食堂、賓館、飯店等產生的餐廚垃圾,農貿市場、農產品批發(fā)市場產生的蔬菜瓜果垃圾、腐肉 、蛋殼、畜禽產品內臟等。
●可回收物
指可循環(huán)利用和資源化利用的垃圾,主要包括:廢紙、廢玻璃、廢紙塑鋁復合包裝等。
●其他垃圾
上述三類垃圾以外的其他生活垃圾。
如何更好的做到垃圾分類,居民應細化生活垃圾源頭減量等有關內容,居民在垃圾產生時就可自行分類,可在家中設置不同顏色垃圾桶或垃圾袋,最終投放進相應垃圾桶,實現資源的循環(huán)利用。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