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著力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近日,廊坊市按照《河北省2024年民生工程實施方案》部署要求,結合廊坊市實際,制定了《廊坊市2024年民生工程實施方案》。
按照《方案》,廊坊市將堅持人民至上,以增進民生福祉為發(fā)展的根本目的,聚焦住房、教育、醫(yī)療、養(yǎng)老、托育、就業(yè)、社保等重點領域,有效推動改革發(fā)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使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xù)。2024年任務目標力爭10月底前基本完成,12月底前高標準、高質量完成。
讓百姓住得舒心,是今年廊坊市民生工程中的重要內容。建成棚改安置房2104套、改造城鎮(zhèn)老舊小區(qū)49個、新建口袋公園6個、改造衛(wèi)生戶廁69788座、建設公廁73座、恢復重建糞污處理站7座等舉措,將進一步為城鄉(xiāng)增顏值、提氣質。
不僅安居,還要優(yōu)行。在“四好農村路”提升方面,廊坊市將建設改造農村公路395公里。
在教育領域,全市將新建、改擴建義務教育學校12所,校舍面積8.16萬平方米。
“一老一小”牽動萬千家庭,關乎民生福祉。圍繞“一老”,今年廊坊市將支持720戶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進行居家適老化改造,改善居家生活照料條件,提升居家養(yǎng)老生活品質。同時,加強養(yǎng)老服務人才培養(yǎng)培訓,新增養(yǎng)老護理員持證人員570人以上,推動全市養(yǎng)老服務高質量發(fā)展。圍繞“一小”,將新增普惠托位400個左右,組織開展全市82萬名中小學生脊柱側彎篩查,建立學生電子健康檔案,舉辦脊柱側彎防控技術培訓班,組織脊柱健康知識宣傳,對脊柱側彎學生開展自愿性干預治療,保障青少年脊柱健康。
在情系“一老一小”的同時,廊坊市聚焦困難群眾、殘疾人、婦女等群體特殊需求,精準實施民生工程,織牢社會保障網。
為全市孕婦(含戶籍人口和流動人口)免費提供無創(chuàng)產前基因篩查和耳聾基因篩查服務,在孕期開展唐氏綜合征和聽力障礙篩查、診斷和干預,實現(xiàn)目標人群應篩盡篩;對全市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實現(xiàn)“應保盡保、應救盡救”;全年為殘疾兒童提供康復救助、為殘疾人提供基本康復、輔助器具適配、職業(yè)培訓和就業(yè)、托養(yǎng)、助學、家庭無障礙改造、殘疾評定補貼等服務11589人次;積極爭取省婦聯(lián)資金,對全市低保、特困等“兩癌”患病婦女進行摸底,按比例進行救助……一件件民生實事,為幸!凹哟a”、為生活“加溫”。
就業(yè)是最大的民生。圍繞就業(yè)促進工程,廊坊市制定了今年的目標任務:推薦省級勞務品牌4個,優(yōu)化升級2家創(chuàng)業(yè)孵化基地,失業(yè)人員再就業(yè)16555人。
家政服務業(yè)打開了就業(yè)新窗口。為做實做細做優(yōu)“河北福嫂燕趙家政”提質擴容工程,今年廊坊市計劃培育五星級巾幗家政基地7個,選樹五星級“河北福嫂”21名,開展巾幗家政進社區(qū)(鄉(xiāng)村)活動350場。
近年來,文體活動受到群眾歡迎。今年,廊坊市將組織開展文化進基層惠民演出1198場以上,建設或提升標準化體育公園和小型體育主題公園12個,建設更新行政村(社區(qū))新型健身器材24處,建設鄉(xiāng)鎮(zhèn)(街道)多功能運動場、百姓健身房等15個。
按照《方案》,廊坊市還將實施法律援助擴面提質工程,對重點人群提供無償法律援助服務4400件以上,讓重點人群享受到優(yōu)質高效法律服務。此外,今年廊坊市將完成南水北調廊坊市“北三縣”供水工程(北三縣段)55.81公里管網工程建設。(記者吳瓊)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