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詐騙套路深,學習案例好防身。遇到陌生微友,說要帶你賺錢,真實情況是帶你進入博彩騙局;遇到陌生人致電,要幫你辦理貸款,真實情況是發(fā)來“未知名”鏈接;遇到自稱“淘寶客服”,說需要退款且發(fā)來“奇怪”的退款鏈接,真實情況是騙你銀行卡里的錢。10月12日,廊坊市公安局民警梳理7類電信詐騙案件類型,幫助群眾提高防騙能力,減少損失。
●涉案類詐騙
騙子冒充公、檢、法等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來電任意顯示功能,以涉嫌“洗錢、包裹涉毒”等理由,謊稱因辦案需要,要求事主將錢款轉到騙子提供的所謂“安全賬戶”。
●“教育退費”類詐騙
騙子通過撥打電話,冒充教育、財政或勞動部門工作人員,以將助學金、教育費轉至受害人銀行卡為名,誘騙被害人到銀行ATM機上按其指令操作,以此詐騙被害人銀行卡內的資金。
●銀行卡類詐騙
騙子用手機群發(fā)“銀行卡刷卡消費”“信用卡透支”等信息,并聲稱若有疑問建議咨詢所謂“銀聯(lián)中心”服務電話或提供虛假網址鏈接。當事人一旦與之聯(lián)系,對方會設計連環(huán)騙局騙走錢財。
●貸款類詐騙
騙子以“提供無擔保、低息貸款”為誘餌,發(fā)布虛假信息,并留下聯(lián)系電話。當事人與之聯(lián)系時,對方則聲稱貸款需先支付保證金或部分利息,步步下套,騙取錢財。
●中獎類詐騙
騙子通過郵件、電話、短信群發(fā)等途徑向當事人發(fā)送虛假中獎信息,并要求當事人回復某電話。當事人撥通電話后,騙子通過“核實身份確認中獎”的手段,要求當事人繳納相關費用進行詐騙。
●退稅類詐騙
騙子冒充有關機關工作人員聯(lián)系事主,謊稱事主可享受購房、購車退稅、“二胎補助”,并留下所謂“服務電話”,誘導其到ATM機進行假退稅真轉賬的操作。
●招工類詐騙
騙子以招收校園代理或招工,給在校生提供勤工儉學或就業(yè)機會為由,采取先付款后發(fā)貨或者收取就業(yè)押金、辦理健康證、培訓費等方式實施詐騙。
警方提醒:希望市民通過以上信息,對電信網絡詐騙有足夠清楚的認知,并且在生活中提高警惕,不給犯罪分子可乘之機。 (記者李新苓 通訊員張永明)
來源:廊坊都市報相關新聞:
廊坊市舉辦2020年世界糧食日和全國糧食安全宣傳周集中宣教活動
2020廊坊市“最美退役軍人”“最美雙擁人物”“最美軍嫂”評選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