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衡水市始終把基層“微腐敗”專項整治活動作為解決全面從嚴治黨“最后一公里”的有力抓手和鞏固黨執(zhí)政基礎的政治任務,把“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作為基層“微腐敗”專項整治的重點內容,精心部署,強力推進。專項整治活動開展以來共發(fā)現(xiàn)問題9703件,組織處理282人,紀律處分1301人,移送司法機關11人。
因勢而動,著眼于做好專題調研基礎上的超前謀劃,聚焦針對性問題,實現(xiàn)“微腐敗”專項治理的“繁”變“簡”。我市聚焦以權謀私、處事不公、作風不實、濫用職權四個方面貪腐問題,突出扶貧領域監(jiān)督執(zhí)紀問責,重點查處基層干部與黑惡勢力相勾連,侵害國家、集體和群眾利益問題;對軟弱渙散農村基層黨組織進行集中整頓,著力解決虛化弱化、紀律松弛、作用發(fā)揮不明顯問題,嚴防黑惡勢力染指黨政機關和農村基層政權,不斷鞏固和擴大“兩個專項”行動整治效果,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
順勢而行,著眼于突出黨在農村治理中的領導核心地位,精準對癥施治,實現(xiàn)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整頓的“緩”變“快”。我市堅持對基層黨建領域“微腐敗”零容忍,對全市4994個行政村開展“地毯式”摸排,共確定后進村756個,建立后進村臺賬,逐一推進整改轉化,各縣市區(qū)黨委充分履行主體責任,對后進村進行“集體會診”,因村制宜開展集中整治;對短時間難以轉化的“硬骨頭”“老大難”,實行縣處級領導干部“三帶一包”轉化后進責任制,做到“問題不解決、班子建不強人員不撤離”;完善“一定三有”(定職責目標,收入有保障、干好有希望、退后有所養(yǎng))機制,全面加強村“兩委”、村代會、村監(jiān)會等基層組織建設,強化對基層干部權力的制約和監(jiān)督,加強對農村、社區(qū)黨組織書記和村監(jiān)委成員示范培訓,切實提高政治素質和履職能力。
借勢而為,著眼于統(tǒng)籌整合各方力量,集中查辦典型案件,實現(xiàn)凈化基層政治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難”變“易”。我市把基層“微腐敗”專項整治重點問題歸納總結為“雁過拔毛”、處事不公、亂收濫罰等16種行為,廣泛宣傳發(fā)動,暢通舉報渠道;開展集中辦案專項行動,篩選排查48件重點問題線索,進行交叉互查、指定審查;集中開展“微腐敗”問題線索排查,對涉及基層“微腐敗”特別是扶貧領域問題,實行一案一檔,逐一交辦督辦,同時,對典型案例,堅持查處一起、公開曝光一起,形成強有力的震懾作用。(李晨闊 趙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