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莊綠化全面啟動。制發(fā)了《邯鄲市開展村莊綠化攻堅戰(zhàn)實施方案》(邯辦文〔2015〕18號)和《關于開展村莊綠化示范行動的工作方案》(邯鄉(xiāng)建〔2015〕11號),實行領導分包責任制,建立排隊評比、檢查驗收、考核獎懲機制,從示范村率先抓起,全面推進村莊綠化工作。在去年冬季造林1138個示范村的基礎上,今年春季又推進了一批示范村。截至目前,累計投入資金約1.5億元,2900個村莊綠化率已達到30%以上。
沿路面貌全線提升。自去年6月份起,組織開展了全市“兩高”沿線環(huán)境專項整治“百日會戰(zhàn)”,以創(chuàng)建綠色生態(tài)走廊、提升邯鄲形象為主題,突出垃圾清理、民居改造、企業(yè)整治、拆違拆障、綠化美化等五個方面重點,做到高規(guī)格推進、高標準整治、高頻次督導。三個月時間,累計投入資金達7954.6萬元,高鐵沿線環(huán)境發(fā)生根本改觀。同時,集中開展了馬路市場專項整治行動,重點對國省干道、過村路段等占道經營問題進行集中整頓,取締了一批馬路集市,遷移建設了一批規(guī)范化集貿市場,確保了道路通暢。
“空心村”治理全力攻堅。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全市農村治理空閑宅基1107.6萬余平方米,拓寬各類村內大小道路1000多條。邱縣以破解“三慌”(臟得慌、瘆的慌、怕得慌)問題為突破點,實施了清雜物、清殘垣、清空閑宅基、拆違章建筑工程,動員群眾建設“三園”(菜園、果園、游園),探索了一條低成本、可復制、易推廣的新路子,其經驗模式被新華社《內參選編》刊發(fā)報道。曲周縣小第八村從治理“空心村”入手,管死規(guī)劃、卡住宅基、滾動開發(fā),全村收回閑置宅基167片,拆除舊房近千間,騰出土地140畝,大力發(fā)展苗木產業(yè),實現(xiàn)由荒到綠、由貧到富的跨越,省委副書記趙勇撰寫專題報告,給予充分肯定。涉縣石崗村滾動建設新民居238套,西豆莊村動員群眾自行拆除破舊房1.3萬平方米,翻建新民居50多套。
綜合利用:“四清”凸顯治理與開發(fā)并重,推動美麗鄉(xiāng)村建設生態(tài)、社會、經濟效益有機統(tǒng)一
清出富民產業(yè)。積極指導各縣(市、區(qū))開展農宅合作社試點,將農民閑置的房屋資產整合利用,發(fā)展休閑、度假、養(yǎng)老等服務產業(yè)。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2個農宅合作社試點取得初步成效。涉縣對村內有文化特色的古宅、閑宅予以保留、修復,發(fā)展特產小吃、手工作坊、農家樂、民宿等鄉(xiāng)村旅游產業(yè)120余家。永年縣王邊村開發(fā)68處明、清、民國時期的老院落、老民居、手工作坊和窯洞,吸引15名全國知名雕塑家、書法家、畫家在村里建立工作室,形成遠近聞名的“王邊溪谷畫家村”。
清出發(fā)展空間。大力開展村莊閑散廢棄地復墾工程,充分利用荒地、坑塘等閑置土地資源,置換出建設用地指標。館陶縣成功收回空閑宅基地598宗,面積345.7畝;村邊廢棄地復耕完成后,可新增耕地551.49畝。目前,該縣已經完成18個村廢棄地復耕試點項目。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