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國標”能否“量出”國際化人才
——透視《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三大焦點
設九個等級、以語言運用為導向、構建多層級指標體系……面向我國英語學習者的首個英語能力測評標準一經(jīng)發(fā)布,立刻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和熱烈討論。
英語“國標”的推出會對目前中國人的英語學習狀態(tài)帶來什么影響?如何讓中國人的英語學習更有的放矢?怎樣將英語的學習和考試有機結合?針對公眾普遍關心的焦點,記者采訪了教育部考試中心和業(yè)界有關專家。
焦點一:從“多條線”到“一把尺”
大學四、六級英語考試,中考、高考等各種升學涉及的英語考試,出國要參加的托福、雅思……目前,中國學生從踏入校門起,就接受各種目的不一、側重不同的英語考試。各種考試級別各異,概念不統(tǒng)一,不同考試之間成績不可比。
南京大學教授、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王守仁表示,制訂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就是要為各類外語考試提供科學的能力指標體系和準確的能力標尺,使考試設計更加全面、系統(tǒng),使考試成績具有可比性,為不同學習成果的溝通互認提供依據(jù),促進各學段銜接,推動外語教育連貫有序發(fā)展,促進英語教、學、測的協(xié)調發(fā)展,提升外語學習質量與功效。
“量表將發(fā)揮‘車同軌、量同衡’的作用,通過提供客觀、穩(wěn)定而且相對統(tǒng)一的能力描述,在各級各類英語學習、教學和測試之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副校長、外語能力測評體系建設專家組成員劉建達說。
焦點二:變“考英語”為“強能力”
長久以來,中國的英語教育一直圍繞著各級各類考試進行,大量重復記憶、題海戰(zhàn)術導致了“高分低能”等一系列現(xiàn)象。
英國文化教育協(xié)會中國考試業(yè)務總監(jiān)天虎說:“無論哪種語言,應用能力都是學習的首要目標。過去中國的英語學習比較重視語法、語言知識點的學習,造成大部分英語學習者的語言基礎知識非常扎實,但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并不能與人很好地用英語溝通交流!
針對這種問題,量表以運用為導向,強調語言使用。采用“能做”描述,關注語言在交流中的作用,引導語言學習者運用語言,學以致用。
天虎認為,量表描述了“聽、說、讀、寫、譯”等各方面能力,尤其增加了“說”和“譯”兩方面,意味著更加注重對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
王守仁介紹說,量表還能幫助語言學習者進行英語能力的自我診斷,發(fā)現(xiàn)優(yōu)勢和不足,有針對性地設定學習目標,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外語學習更加個性化。
焦點三:增負擔還是減壓力?
《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的推出,是否意味著要建立相應的考試?而這種考試是否會造成中小學生考試負擔進一步加重?
教育部考試中心主任姜鋼介紹,根據(jù)教育部的要求,考試中心正著手在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的基礎上研發(fā)英語能力等級考試,為減少重復考試,提升考試系統(tǒng)性奠定基礎。目前主要考慮配合高素質人才培養(yǎng)戰(zhàn)略,面向社會需求較旺盛的高等教育階段開發(fā)考試。
“新的考試希望能滿足多元化的需求!苯撜f,比如,不同用人單位,或不同類型的學校、不同專業(yè)可能在英語能力級別的要求上有差異,對聽、說、讀、寫、譯的要求也有差異。而今后的英語能力等級考試將提供的不會再是一個簡單的總成績,而是一份評價報告,既有分數(shù),也有質的描述,能更全面立體地說明考試者的英語能力。
“考慮到考試指揮棒可能對低級別的影響更大,我們建議暫時不面向基礎教育階段開發(fā)考試!苯撜f。
教育部考試中心副主任于涵認為,量表的應用導向和科學描述,有利于減輕教、學、測各環(huán)節(jié)的負擔。越科學的考試,越有利于減少無效重復考試、刷題等負擔;越清晰的標準,越有利于學習者和教學者正確、高效地評價學習效果,提升學習效率。新華社北京4月12日電
時評:多跟國際接軌 少和升學掛鉤
《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12日正式發(fā)布。這個被稱為英語“國標”的量表有望成為評測我國英語學習者能力的一把“標尺”,實現(xiàn)英語教學和測評“車同軌、量同衡”。若確能建成標準統(tǒng)一、銜接溝通各級各類教育、為國內(nèi)外廣泛認可的評測體系則甚為可喜。但同時要防止英語“國標”變成為下一個“奧數(shù)”。
發(fā)布英語“國標”的目的在于立足國情,對接國際,改變現(xiàn)有考試不全面、不系統(tǒng)、不銜接的局面,建立具有中國特色、國際水準、功能多元的外語測評標準和考試體系,更好地服務于科學選才,服務于外語教育教學發(fā)展。
此前,教育部已先后就《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與雅思、托福等英語考試對接事宜與有關國家的教育考試機構達成協(xié)議,為我國的英語等級標準及考試得到國際認可奠定了良好基礎。接下來,有關方面應以量表發(fā)布為契機,在推動我們的英語“國標”與國際接軌、并軌、同軌上多做努力。
需要警惕的是,英語能力考試切不可與“小升初”等掛鉤。眾所周知,全民學奧數(shù)的風潮之所以屢禁不絕,其根源就是個別地方和學校將考試結果與升學、分班掛鉤。而幾年前,一個初衷為滿足人才市場英語能力鑒定需求的全國英語等級考試,卻因與“小升初”掛鉤,而變得日趨低齡化,甚至成了“童子軍大戰(zhàn)”,給中小學生帶來沉重負擔,直至教育主管部門將其與升學脫鉤,這一考試才迅速降溫。
對英語能力的評測,一旦被招生、升學綁架,就會變味。這與青少年成長和教育規(guī)律背道而馳,也會影響孩子在義務教育階段各學科的平均發(fā)展。
作為外語能力測評體系建設的重要內(nèi)容,《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和英語能力等級考試應當多跟國際接軌,少和升學掛鉤,不能給孩子們的書包增加新的重量。(胡浩)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