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報通訊員 汪瑞華 宋建軍
今年48歲的李志民,本是承德市鷹手營子礦區(qū)金扇子村的一名普通農民。他以3500元起家,經過26年的努力,愣是把山上無人問津的小小山楂果,研發(fā)生產成了100余種產品,銷往國內上萬家大型商超賣場和亞、歐、美、非十幾個國家。2014年,公司實現(xiàn)銷售收入1.6億元,利稅總額1900萬元,在國內同行業(yè)連續(xù)10年排名第一。
日前,河北怡達集團董事長李志民獲得第五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從北京載譽歸來,面對人們對他“成功奧秘是什么”的反復追問,李志民回答:“誠信!
分期付款顯誠信
1991年的一天,北京新街口稻香村副食店,擠進來一個衣著樸素的小伙子。他就是李志民。
“我是從鄉(xiāng)下來的,我住在望京那塊兒,我是賣果丹皮的,你們賣完再給錢就行。”
他的實誠打動了店主,賒銷了50箱果丹皮。
此時,距他以注冊資金3500元成立果脯廠只有兩年時間。
為了打開北京市場,李志民和父親在望京租了間小庫房,每天晚上將當天生產的產品運往北京銷售。
誠信是溝通心靈的橋梁,北京多家重點商超的大門被父子倆陸續(xù)敲開,果脯廠當年實現(xiàn)銷售收入近千萬元。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位于金扇子村203工業(yè)區(qū)的多家國有企業(yè)亟待改制轉型,李志民悄然開始了自己的擴張計劃。他以分五年付款的方式,開始收購金水飲品聯(lián)營公司。
每一筆還款他都及時到位,從未逾期。正因為如此,他在當?shù)亟⒘苏\實守信的良好信譽。此后,他又順利收購了興隆莽原集團、興隆山楂集團等7家國有企業(yè)。
1994年,河北怡達食品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本1億多元。
履行與果農的保護價收購協(xié)議
因為看到小小山楂能掙錢,承德山楂種植面積迅速擴大。到1997年,由于市場供大于求,山楂果的市場價竟然跌到了每公斤一毛錢。
然而,怡達公司此時卻沒有貪小便宜。為維護果農利益,保護山楂產業(yè)健康發(fā)展,公司以每公斤六毛多的價格收購周邊果農的山楂,給果農吃了定心丸,從而避免了大面積砍樹現(xiàn)象的發(fā)生。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