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因為珍貴,這里也成了犯罪分子的覬覦之地!吧鲜兰o八九十年代,文化遺產(chǎn)成為境內外犯罪分子覬覦的對象,一時間盜掘古遺址、古墓葬,盜掘田野石刻造像,走私文物的案件屢屢發(fā)生!痹谏鲜兰o九十年代負責文物安全工作的李寶才回想起當年的情況依然記憶猶新,“在1996年那次盜案前,幽居寺塔內的佛像就不斷被盜。1990年丟了3尊小佛龕,1992年丟了阿閦佛首!
1992年春阿閦佛首被盜后,河北省文物局曾鑒于幽居寺地處偏僻,保護難度大,決定將塔內的3尊佛像搬運到河北省博物館(今河北博物院)暫行保管,但因塔門窄小,未能搬出。只能用水泥封堵塔門,加固圍墻,更換安全鎖,增加義務文物保護員看管。
但這些措施依然沒能擋住竊賊的魔手,另兩尊佛像又遭首身分離之痛!斑@個案子是當年的一個文物失竊大案,很快就被偵破。犯罪嫌疑人被抓獲,磚塔石門楣、石柱等文物被追回,但佛首已流失海外,不知所蹤!崩顚毑耪f起當年事,依舊感覺揪心。
幽居寺塔文物被盜后,河北省文物局采取了緊急措施,不得已拆除了塔門,將3尊佛像的佛身,連同塔門石拱券、石門框、《趙郡王高叡修寺之碑》等其他石質文物運到石家莊,保存在河北省博物館。
當劉建華在博物館“仰望著這三尊無頭的佛像”時,她用“心痛不已,眼在流淚,心在流血”來形容自己的感受。她將手頭掌握的佛像資料整理出來,寫成《北齊趙郡王高叡造像及相關文物遺存》發(fā)表在1999年的《文物》月刊上,讓更多的人了解并關注此事。她希望能為找到佛首盡一份力。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