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
父親留下的最大財富是愛國
趙登禹將軍犧牲時,他的長女趙學芬還不到3歲。
在“七七事變”爆發(fā)78周年之際,年過八旬的趙學芬接受了新華社記者的專訪。這位從小就失去了父親的女兒,生命中很多時間都用來尋找父親,父親的形象在尋找中越來越清晰;她對父親的愛與崇敬,也越來越深。
關鍵詞:犧牲
1937年7月28日,時任國民革命軍第29軍132師師長的趙登禹遭遇日軍伏擊,壯烈犧牲,年僅39歲。
“父親犧牲時,我還不到3歲,這個年齡的孩子,沒什么記憶,但我對兩件事情,記得特別清楚!壁w學芬說。
第一件事,是父親給她和哥哥學武一人做了一件小軍服;第二件事,是父親犧牲后不久,她在龍泉寺看到了父親的靈柩。
趙登禹犧牲后,遺體被就地草草掩埋,幾天后,陶然亭內龍泉寺的僧人們取出將軍遺體,盛殮于一上好棺材,暫厝于寺內。
趙學芬后來一直在努力還原父親犧牲時的細節(jié)。她找到很多史料,也找到父親犧牲時陪伴在旁的衛(wèi)兵,“當時日本人獲得漢奸提供的信息后,做了充分準備,襲擊了我父親。父親受重傷后,告訴隨員,說他不會好了,還說軍人戰(zhàn)死沙場原是本分,沒什么悲傷的,只是老母年事已高,受不了驚慌;厝ジ嬖V她老人家,忠孝不能兩全,她兒子為國而死,也算對得起祖宗……”
1946年7月,就在趙登禹殉國九年后,由李宗仁、孫連仲將軍代表國民政府,在北平中山公園為佟麟閣、趙登禹將軍隆重舉行國葬。29日,趙登禹將軍靈柩由龍泉寺起靈,人們護送至盧溝橋西道鐵路橋側的山坡上安葬。
趙登禹的墓地離盧溝橋僅兩公里,趙學芬說:“他還在守護著盧溝橋!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