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一百年的中國到上海,看一千年的中國到北京,看兩千年的中國到西安,看五千年的中國到涿鹿。”著名歷史學家蘇秉琦先生的詮釋,正在成為現實。來自河北涿鹿縣委宣傳部的消息,涿鹿作為祭祀中華三祖的圣地,先后接待來自加拿大、美國、法國、韓國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華人、國際友人及港澳臺同胞,每年到三祖圣地景區(qū)旅游觀光的人數平均達40萬人次,年收入達5000萬元以上。
據《史記》記載,5000年前,中華民族三大文明始祖黃帝、炎帝、蚩尤在涿鹿征戰(zhàn)、耕作,有黃、炎“阪泉之戰(zhàn)”,黃、蚩“涿鹿之戰(zhàn)”,最終“合符釜山”、“定都涿鹿”,實現了中華民族第一次大融合,史稱“千古文明開涿鹿”。中華三祖堂是在原黃帝祠的基礎上,由海內外32萬中華兒女捐資建成,大殿內供奉著黃帝、炎帝、蚩尤三大人文始祖的塑像,被稱之為“中華第一祭堂”。2008年以來,涿鹿縣連續(xù)舉辦五屆海內外同胞共拜中華三祖大典。
據涿鹿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李淑艷介紹,近年來,涿鹿縣對黃帝城、黃帝泉、蚩尤寨等遺址遺跡進行了保護和開發(fā)建設,并實施了中華三祖堂、中華合符壇等一大批特色文化產業(yè)項目。這些新建項目與遺址遺跡互為呼應,以中華三祖堂為中心的區(qū)域,已形成“一堂(中華三祖堂)一湖(軒轅湖)一城(黃帝城遺址)一泉(黃帝泉)一壇(中華合符壇)”的格局。
李淑艷說,一泉一城一湖均是經歷了五千年滄桑留下的古遺址遺跡。而中華三祖堂是全國唯一一處同時拜謁中華三大始祖黃帝、炎帝、蚩尤的祭堂。規(guī)模宏大、氣勢雄偉的中華合符壇,則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凝結而成的合符文化的形象化、具體化。
她指著黃帝城遺址旁一處原始古樸的建筑群說,那是涿鹿縣委縣政府聯手著名導演張紀中復建的古城寨,為張紀中最新史詩大劇《英雄時代》的主要外景地。城內建造有黃帝城、蚩尤寨、觀星臺等建筑,還原了史前人類生活、生產的場景。
據中共涿鹿縣委副書記魏紅俠透露,為進一步完善該景區(qū)功能,投資2億元的三祖文化博物館正在建設中,預計明年底投入使用。博物館的主題為“一座博物館,穿越5000年”,將把三祖文化從征戰(zhàn)、融合到文明的過程通過實景、文物及多媒體的方式進行再現。
隨著“三祖文化”在海內外的影響力和知名度不斷提升,許多客商紛紛慕名而至投資興業(yè),“三祖文化”已成為涿鹿縣名符其實的招商引資名片。目前,園區(qū)總體投資達到34億元,涿鹿中華三祖圣地文化產業(yè)有限公司、涿鹿炎黃蚩三祖文化旅游發(fā)展有限公司等23家企業(yè)入駐,其中文化企業(yè)16家,截至去年底,園區(qū)年產值為4.7億元,其中文化企業(yè)年產值3.2億元,占園區(qū)總收入的68%。
李淑艷告訴記者,現在每年來三祖堂前祭拜的臺灣的同胞、學者可達5萬人次,通過對先祖的祭拜,更能深深的體會到兩岸同根的血脈情深。
臺灣群益國際投資公司董事長、中華炎黃蚩三祖文化研究會顧問張益瑞說,2002年他首次到涿鹿了解三祖文化,到目前已連續(xù)12年到中華三祖堂祭拜中華始祖。他表示,來這里祭拜,就是想表達同根、同源、同宗、同祖的血脈深情,融合民族感情,也會帶領更多的臺灣同胞一同前來。(完)(譚地 劉洋 李洋)
相關新聞:
張家口涿鹿完善企業(yè)幫扶機制 推動工業(yè)全面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