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木(中)與戰(zhàn)士們在一起。
河北省英烈紀念園的英烈墓區(qū)的安娥、田漢塑像。
生茂一生創(chuàng)作了無數(shù)軍旅歌曲。
李遇秋的名字是和《長征組歌》連在一起的。
1997年,呂文科與合唱團一起表演。
王秀芬正在表演中。本版圖片均為資料片
從1927年到2017年,90年來,中國人民解放軍浴血奮戰(zhàn)、風雨兼程。在這段熱血澎湃的偉大征程中,留下了一首首令人難忘的軍隊歌曲。這些激昂奮進的軍歌謳歌著人民軍隊用生命與信仰捍衛(wèi)國家的英雄主義氣概和愛國主義精神,唱響著人民軍隊永遠忠于黨的主旋律。
鏗鏘有力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唱出中國人民不屈呼聲的《打回老家去》、軍內(nèi)外廣為傳唱的《長征組歌》、蕩氣回腸的《英雄贊歌》……這些膾炙人口的經(jīng)典軍歌,都是由石家莊走出的音樂家所創(chuàng)作或演繹的。他們的名字,隨著這些不朽的作品,在中國的音樂殿堂里熠熠生輝。
公木 解放軍軍歌唱響70余年
他從滹沱河畔走出,負笈北京時即宣傳“抗日救亡”,后奔赴延安,一生為英雄的人民軍隊謳歌。他心中牽掛故鄉(xiāng),藏書及字畫珍藏等遺物全部捐贈家鄉(xiāng),設(shè)立的薪火獎學金至今惠澤家鄉(xiāng)學子,病逝后長眠故里。他,就是革命詩人公木。
在辛集市(現(xiàn)為河北省省直管縣、市)烈士陵園深處,聳立著一座幾乎未經(jīng)任何雕琢的黑色花崗石墓碑,寓意“化木為煤,永遠燃燒”。革命詩人公木就長眠于此。辛集市公木紀念館內(nèi),陳列著公木不同時期的作品、手稿、照片等珍貴文物。
公木原名張永年、張松如,1910年6月21日出生于辛集一個農(nóng)民家庭。1928年,他先后考入輔仁大學和北平大學第一師范學院,并參加左聯(lián)等組織,宣傳抗日救亡。1938年,28歲的公木西渡黃河到延安,在抗大學習4個月,并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后在“抗大”政治部宣傳科任時事政策教育干事,在軍直政治部文藝室工作。
“向前!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腳踏著祖國的大地,背負著民族的希望,我們是一支不可戰(zhàn)勝的力量……”,這首鏗鏘有力、英姿勃發(fā)的解放軍軍歌歷經(jīng)70余年而成經(jīng)典,它的詞作者正是公木。這首誕生在延安窯洞里的軍歌,當年,猶如插上了翅膀,帶著高昂、激越的旋律自由地翱翔在根據(jù)地,縈繞在清涼的上空。
那是在1939年初,公木留在抗大政治部宣傳科擔任時事政策教育干事,同在一個科里的朝鮮來的鄭律成任音樂指導,兩個人住隔壁,像親兄弟一樣友好。一天,鄭律成來到公木的窯洞串門,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公木在筆記本里寫的一篇短詩《子夜崗兵頌》,就悄悄拿去譜成一首獨唱歌曲,公木聽后非常高興,說:“一首詩變成一支歌,那確實是一個質(zhì)的飛躍!币粋寫詩、一個寫曲兒的兩人從此結(jié)為合作伙伴。
公木生前回憶說:“當時冼星海和光未然合作的《黃河大合唱》在延安很受歡迎。那什么是大合唱呢?不但我不了解,鄭律成也不很了解什么叫大合唱。鄭律成就跟我說,咱們也寫個大合唱吧。那咱們寫什么呢?就寫八路軍吧,八路軍大合唱!就寫八支歌,八路軍嘛。他連起來做個譜兒,大家一塊兒唱!
那硝煙彌漫的戰(zhàn)場,那沖鋒陷陣的號角,那威武雄壯的隊伍,使詩人的靈感之火化作撼人心魄的詩句。公木帶著激情,一氣呵成,寫出了《八路軍進行曲》《快樂的八路軍》《八路軍與新四軍》《炮兵歌》《騎兵歌》《軍民一家》等八首歌的歌詞。尤其是《八路軍進行曲》,堅毅豪邁,熱情奔放,音律和諧,朗朗上口,有著一往無前、無堅不摧、排山倒海的革命氣概。同年冬,這首歌由延安魯迅藝術(shù)學院油印出版,首演于延安中央大禮堂。1940年該歌在《八路軍軍政雜志》發(fā)表后,在各抗日根據(jù)地廣泛流傳、深受喜愛,成為激勵廣大軍民團結(jié)抗戰(zhàn),英勇殺敵的精神力量。
1942年5月,公木以唯一部隊文藝工作者的身份參加了延安文藝座談會。周揚向毛澤東介紹了公木,說:“這是公木,寫八路軍軍歌的!惫驹1997年深情回憶:“主席說了一句話讓我終生不忘:‘寫兵好,唱兵好,演兵好!’”
解放戰(zhàn)爭中,各部隊根據(jù)當時的形勢和任務(wù),對歌詞作了修改,更名為《人民解放軍進行曲》。1949年此曲列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曲目。1951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統(tǒng)一修訂歌詞,刊于《部隊歌曲選集》第一集。1965年改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1988年7月25日,中央軍事委員會決定,將這首歌正式確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
公木的一生與人民軍隊結(jié)下了深厚的淵源,所以在他的部隊生涯和以后的日子,寫過許多激昂奮進的、和戰(zhàn)斗有關(guān)的詩歌,其中不少都以歌詞的形式流傳經(jīng)年。其中最膾炙人口的,要數(shù)電影《英雄兒女》的主題曲《英雄贊歌》了。
1963年,長春電影制片廠的編導武兆堤、主演田方和作曲家劉熾找到公木,提出要公木給《英雄兒女》寫主題歌歌詞。公木聽完故事情節(jié)和主題思想后,心情激動不已,不禁想起自己經(jīng)歷的戰(zhàn)火紛飛的前沿陣地。他想起自己20世紀50年代初寫的詩作《烈士贊》的詩句:當你抱起爆炸筒/和敵人一同粉碎——/敵人永遠化作腳下的污泥/你就變?yōu)橐活w燦爛的金星……依托這個基礎(chǔ),他在長影招待所鉆了一夜,第二天就拿出了“烽煙滾滾唱英雄……”
公木事后回憶說,他是懷著對戰(zhàn)士、對部隊一種真摯的感情動筆的。雖說故事情節(jié)是聽來的,但卻已融入自己的心靈世界。
相關(guān)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