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天天都能有這么多游客來采摘,俺們村就再也不用為梨果的銷路擔心了!”9月4日,贊皇縣土門村老支書魯書文指揮著村民們,把來自石家莊沃爾沃車生活的數(shù)十名車友分成了四組帶進山場進行采摘、游玩。
翠綠的山場上,掛滿了中華壽桃、雪梨、核桃,讓徒步進山游客忘記了疲憊,興奮地采摘著梨果。市中院駐土門村精準扶貧工作組組長王偉則陪在游客身邊,不厭其煩地向大家介紹著土門村的情況。“俺們村地處贊皇縣城西南部山區(qū),山場面積2800余畝,主要種植梨樹、桃樹、核桃樹等果樹。雖然片麻巖結構的土質,使土門村周邊山場的果品口感非常好,但是由于距離縣城較遠,銷路受限,村民常常騎著三輪車趕集售賣,也賣不出好價錢。”
王偉說,全村沒有其他的產業(yè),常住人口1487人,其中97戶、297人是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即便是非貧困戶也都是脫貧不久并不富裕的家庭,而且貧困人口多數(shù)年齡偏大,不能外出打工。
看著一箱箱的梨果被城里來的游客摘下、買走,魯書文高興得合不攏嘴。“1994年我?guī)ь^建起了山場,搞起了梨果種植,但由于規(guī)模小,所以一直是自產自銷。好果賣不出好價錢,是我這輩子解不開的心結!”魯書文說,這些天眼瞅著到了收獲季,漫山遍野的梨果還是找不到好銷路,他正準備按著以前的做法,騎著三輪車去趕集時,王偉找到了他,說出了組織采摘活動的新思路。
酒香也怕巷子深。要想讓梨果賣個好價錢,唯一的辦法就是把外面的游客引進來。打定主意的王偉,幾經(jīng)周折聯(lián)系上了石家莊沃爾沃車生活的車友,將城市的有車一族引到了土門村搞起了采摘活動。
“這是咱們村第一次搞采摘活動,這些游客也是咱們第一批客人,大家一定要把最拿手的廚藝展示出來!迸R近中午,魯書文招呼著鄉(xiāng)親們準備上香噴噴的大鍋菜。
作為山區(qū)村,土門村最大的依仗就是山場,以前因為分散經(jīng)營山上幾千畝梨樹管理粗放,一年也掙不上幾個錢。王偉說,駐村工作組已經(jīng)幫忙聯(lián)系了幾家有意投資的公司,準備把梨園流轉到一起,通過科學管理、規(guī)模經(jīng)營,發(fā)展現(xiàn)代果業(yè),同時,在林下嘗試著進行中藥材等特色種植,提高村民收入。
同時,土門村還是美麗鄉(xiāng)村建設的重點村。駐村工作組和村兩委正準備把穿村的河道進行清理,對村容村貌進行提升,還準備硬化所有田間道路,打造獨具土門特色的鄉(xiāng)村旅游、休閑采摘,培育穩(wěn)定的致富產業(yè),增強自身造血功能,讓全村盡早脫貧。(記者 董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