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高西平在展示自己的成果。 記者 趙元君 攝
“身體可以垮掉,但夢想?yún)s不能停止!”這是一位87歲老人說的話,為了完成在別人眼里有些不起眼的發(fā)明,高西平24年來一直在堅持不懈地研究,哪怕因為患病,大部分時間只能躺在床上也沒有放棄過。付出終有回報,他所發(fā)明的“無活動零件地漏”終于拿到了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頒發(fā)的專利證書。
曾經(jīng)是礦工,自學考入北京大學
8月8日上午,記者來到了高西平的家中,已經(jīng)87歲高齡的他身材瘦弱,手腳活動艱難,就連說話也因為腦血栓后遺癥不甚清晰。在高西平的床頭上方,有一個特制的鐵架子,上面固定著顯示器和鍵盤,由于一天里大部分時間都要在床上度過,多年來他只能以這種方式進行研究。在書桌上,一張鮮紅的發(fā)明專利證書格外顯眼,這是今年5月份剛剛頒發(fā)給他的,高西平每天都要看上幾眼,他覺得這既是對他研究的肯定,也是對他的激勵。
高西平生于解放前,曾是唐山開灤煤礦的一名童工,繁重的勞動導致他胸椎、雙肺、左髖骨3處化膿結核,一度瀕臨死亡。1948年唐山解放后,當?shù)攸h組織為他進行了手術,高西平也獲得了新生。年輕的他暗下決心,這輩子一定要干出點成績才對得起國家。高西平如饑似渴地學習,于1952年成功考入了北大物理系。畢業(yè)后,高西平進入了54所工作,大半輩子都在從事科研工作,工作中他兢兢業(yè)業(yè),取得了數(shù)不清的成績,是同事們眼中的“研究狂”。
走遍省會,一心想做出清潔環(huán)保的地漏
退休后,高西平的身體每況愈下,但心里卻閑不住,總想著鼓搗點東西。1992年,高西平外出時被自行車撞傷,在家休養(yǎng)的幾個月內(nèi),他百無聊賴,總是盯著廁所里的排水管琢磨,他發(fā)現(xiàn),一般家用的地漏容易堵,還容易泛味,用起來很不方便,于是就萌發(fā)了自己動手做一個的想法。
高西平?jīng)]有排水方面的知識,可這難不住他,他去圖書館借來這方面的書籍,沒日沒夜地看,經(jīng)常是飯都端上來半天了,卻顧不上吃,為此,高西平?jīng)]少挨老伴兒埋怨。就是憑著這股韌勁,高西平從一個門外漢變成了專家。次年,他用馬糞紙和塑料做成了兩個地漏,雖然樣式有些丑,可用起來卻不含糊。高西平大受鼓舞,開始正式著手將自己的想法轉(zhuǎn)變?yōu)橄到y(tǒng)的理論。
為了實地考察,高西平幾乎走遍了省會所有的醫(yī)院和賓館,他發(fā)現(xiàn),主流的地漏都是由多個零件組成,一旦某個零件丟失,干涸、淤積就在所難免。為了解決這個難題,高西平在2003年正式提出了“無活動零件地漏”和“反沖沖洗法”的構想。在他的設想中,這種地漏不僅不需要拆卸,而且可利用自來水的壓力將異物沖出,不會進入下水道,既清潔環(huán)保,也不串味,還能使蚊蟲和細菌無法存活。
自學電腦畫圖,臥病在床也未放棄研究
研究需要大量畫圖,當時高西平已經(jīng)74歲高齡了,他的手因為年輕時手術的后遺癥越來越無力,為了不影響畫圖,他專門和女兒學會了用電腦,并買來教材,自學掌握了二維和三維作圖軟件?粗炀毜卦陔娔X上繪圖,老同事們都說:“老高的狂人勁頭又上來了!”每當研究有所成,高西平還會掏錢找人做成模型,幾年下來,他完成的手稿和模型摞起來比他自己還要高。
2007年,高西平積勞成疾,被查出腰椎滑脫和胃竇腸化增生,再加上一直就有的高血壓和胃潰瘍,醫(yī)生告訴他,要想保命每天必須保證18個小時的臥床休息。高西平不想因此放棄研究,于是,他自己設計了一個架子釘在床頭,將顯示器和鍵盤鼠標固定在上面,這樣躺著也能研究了?粗刻焯稍诖采腺M勁地畫圖打字,三個女兒心疼不已,埋怨他為了這個不起眼的研究連命都不要?筛呶髌絽s執(zhí)拗地說:“再沒用也是我的夢想!”
2014年5月,研究有了重大突破,高西平興奮得一夜沒睡,結果第二天腦血栓就犯了,幸虧鄰居發(fā)現(xiàn)的早,這才撿回了一條命。從那之后,高西平連說話也不利索了,可他還是沒接受“教訓”,一回家馬上就又投入到了研究中。
成功拿到專利,希望將成果貢獻給國家
2016年4月,高西平的研究終于成功了,在同事的幫助下,他向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遞交了專利申請。一個月后的5月25日,一張鮮紅的專利證書寄到了高西平手中,那一刻,看著多年的成果終于得到了認可,高西平手舞足蹈,興奮得像個孩子。
如今,雖然已經(jīng)拿到了專利,但高西平每天還是依然沉浸在地漏的研究之中,在他看來,自己的研究要走的路還很長!斑@只是基礎,我還會繼續(xù)研究,爭取有一天能真正運用到人們的生活中!备呶髌竭說,他研究這個并不是為了錢,如果國家需要他的成果,他會毫不猶豫地無償貢獻出來(記者 趙元君)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