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突如其來的“7·19”汛情,贊皇縣廣大干部群眾萬眾一心,用血肉之軀與洪魔展開了殊死搏斗,汛情最大、傷亡最少,譜就了一曲蕩氣回腸、可歌可泣的抗洪救災和重建家園的壯麗凱歌。
“人命關天,就是抬也得把人抬走!”
19日凌晨4時,沒有狂風大作,也沒有電閃雷鳴,一場罕見的特大暴雨突襲贊皇。嶂石巖告急,許亭告急,黃北坪告急!
險情就是命令!全縣防汛一級預案迅速啟動!嚴防死守頂頭水庫、病險水庫、地質災害點,5700多人的抗洪搶險隊全部上崗就位,受災群眾有序轉移……縣四大班子領導冒雨趕赴分包鄉(xiāng)鎮(zhèn),指揮部下達的16道指令,全部迅速執(zhí)行落實到位。
一場抗洪搶險戰(zhàn)役就此打響!
確保受災群眾迅速撤離!在縣、鄉(xiāng)兩級的有序組織下,1.7萬名群眾迅速安全轉移到安全地帶,在轉移安置的群眾中,未出現(xiàn)一例人員傷亡。野草灣村黨支部書記韓建軍在轉移群眾過程中,遭遇兩名村民阻止,致使頭部、頸部和耳朵8處受傷。然而,簡單包扎后,他又心急如焚地投入“戰(zhàn)斗”。剛剛將70多歲的五保戶劉鐵男背至安置點,他又和同伴兒一道蹚著齊腰深的洪水,將截癱病人賀素艷抬至安置點。10分鐘后,他們的住處大堤出現(xiàn)管涌和塌方。
“人命關天,就是抬也得把人抬走!”在搶險突擊隊的共同努力下,洪峰來臨以前,全村62戶264人全部安全轉移。
暴雨越下越大,渠水越漲越高,真情卻在越來越多人心底蔓延。
嶂石巖鄉(xiāng)樓底村村民王路平,冒雨將對面工地上施工的幾名工人拉到了自家的飯店,又給大家熬了兩鍋粥、熱了幾大盤熱氣騰騰的包子,還安排好了住宿!搬质瘞r救援突擊隊”徒步5小時,挺進“孤島”嶂石巖,找到了被困的600余名群眾,又將預先準備的3部海事衛(wèi)星電話輪流給群眾使用,讓他們給焦急等待的親人們送去平安的消息……
一戶戶搜尋,一個個救援,一批批轉移。截至目前,贊皇縣緊急轉移人口1.7萬人,在轉移安置的群眾中未出現(xiàn)一例人員傷亡。
“我們要站出來,和黨員干部、武警消防官兵一起戰(zhàn)斗”
公路損毀332千米、橋梁損毀23座、房屋倒塌4690間、電力線路受損52.82公里……暴雨肆虐后的贊皇鄉(xiāng)村,滿目瘡痍。22日起,全縣防汛搶險工作轉入災后救助和恢復重建階段。全縣258個抗洪搶險隊,投入到抗洪一線和最危險的地方,打響了通路、通電、通訊的“三通”攻堅戰(zhàn)。
馬嶂公路是贊皇縣通往嶂石巖景區(qū)唯一的一條公路。連續(xù)兩天的強降雨使馬嶂公路出現(xiàn)幾十處塌方,損毀嚴重被迫斷交。嶂石巖地區(qū)成為一座“孤島”,360多名游客被困景區(qū)。7月20日降雨減弱后,交通、電力、通訊搶險突擊隊立刻挺進嶂石巖。
交通部門成立了“挺進嶂石巖突擊隊”,連夜調集了4臺鉤機10輛鏟車和40輛翻斗車,沖在第一線搶修。經過24小時的搶修,7月21日傍晚,馬嶂公路基本實現(xiàn)了簡易通車,打通了嶂石巖地區(qū)與外界的“聯(lián)通線”。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