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報、河北新聞網(wǎng)記者 戴紹志
河北日報通訊員 曹鳳平
柿子樹亭亭如蓋,兩畦蔬菜鮮翠欲滴,一陣古琴聲傳來,小小的農家院更顯清幽靜雅。
7月20日,筆者走進這個小院,主人李曉東正在耐心地給古琴調音,他身后豎排著十來張新做的古琴。
“這是鄭州一家琴行定制的,過些日子就要交貨了!崩顣詵|邊說邊忙著手頭的工作。
34歲的李曉東,是東光縣的一名鐵路職工,2010年開始接觸并喜歡上了古琴制作。為此,他加入了某貼吧,一邊和大家探討古琴演奏與制作,一邊尋找名師。一天,他在媒體上看到了有關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傳承人馬岳思的報道,于是千里迢迢跑到杭州拜師學藝。馬岳思是浙派古琴傳人徐匡華的弟子,有二十余年的古琴制作經(jīng)驗。功夫不負有心人,李曉東對古琴的熱愛終于打動了馬岳思,經(jīng)過刻苦學習,他最終掌握了傳統(tǒng)手工做古琴的技法。
回家后,他便嘗試著制作古琴!八麆傞_始做古琴的時候,在自家樓下的車庫里,利用晚上下班的時間做。當時正是夏天,天氣熱,蚊子又多,常常被咬得滿身是包!崩顣詵|的妻子馬麗說。
經(jīng)過馬老師的指點和自己的刻苦鉆研、反復實驗,2011年,李曉東成功做出了第一張古琴。試音一發(fā)到網(wǎng)上,就得到了琴友們的贊許和認可,這張古琴也遇到了一位知音,被武漢的一位琴友購買。這給了李曉東極大的自信和動力。他開始把做琴所需的工具全部置辦妥當,并把工作室由車庫搬到了自家的老房子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