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軍校紀念館正門
河北新聞網訊(記者李連成 通訊員孫亞靜)迎著和煦的朝陽,緊閉的朱紅色大門緩緩打開。目光穿過門內寬敞的庭院,落在正對大門的高大建筑上,金色醒目的“軍魂”兩個大字在兩側的墻壁上熠熠生輝、撼動人心。隨后,陸陸續(xù)續(xù)開始有游客走進這里,走進這一所著名的中國近代軍事教育的文化殿堂,走進保定軍校紀念館。
自2017年4月30日起,被稱為“將軍的搖籃”的保定軍校紀念館免費向社會開放,至今已一年。
“將軍的搖籃”免費向公眾開放
在保定軍校廣場的西南角,有一座氣象森嚴的磚瓦結構建筑,這里就是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簡稱保定軍校)的舊址,也是保定軍校紀念館的位置所在。在紀念館大門口左側,一通刻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石碑矗立在那里,而在紀念館大門的內側,還懸掛著一塊“河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牌匾。
通過保定軍校紀念館簡介,筆者了解到,保定軍校(1902~1923年)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高等軍事學府,共培養(yǎng)軍事人才11000余名。其中,民國建立后開辦的陸軍軍官學校,是中國近代史上規(guī)模最大、設施最完整、學制最正規(guī)、門類最齊全的軍事學校,開中國近代軍事教育正規(guī)化、科學化之先河。據不完全統計,僅保定陸軍軍官學校6500余位學生中,少將以上軍銜者就達到1878名。其中,葉挺、鄧演達、趙博生、董振堂、唐生智、張治中、傅作義、陳誠、白崇禧等均為中國近現代史上的風云人物。由此,保定軍校被稱為“將軍的搖籃”。
保定學院學生到保定軍校紀念館開展志愿者活動。
保定軍校是中國近代軍事教育的重要節(jié)點,也是中國近代軍事教育發(fā)展的縮影。保定軍校所培養(yǎng)出的軍事人才不僅對中國近代軍事教育起到了很大作用,還在辛亥革命、北伐戰(zhàn)爭、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等重大歷史事件中都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另外許多優(yōu)秀的傳統文化也在保定軍校中體現,如軍校校訓中提到的“守信、守時、苦讀、勤練、愛校、愛國”,這些都是我們當代人應該繼承和發(fā)揚的精神。正是基于保定軍校豐富的內涵以及具有的重要現實意義,它的免費開放為廣大觀眾尤其是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教育提供了一個更好的平臺。
2017年4月26日,保定市文廣新局在官方微信公眾賬號上發(fā)布消息:自4月30日起,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紀念館、保定軍校紀念館和大慈閣將對公眾實行免費開放。自免費開放之日至今,已經一周年。
游客在觀看展覽。
保定市民多了一座會客廳
李先生家住離保定軍校紀念館數百米遠的和諧家園小區(qū)。接受采訪時,他翻出手機中的一張照片,拍攝時間為2017年10月。
那時,李先生傍晚在軍校廣場遛彎回家路過軍校紀念館時,發(fā)現紀念館門口西側的電子屏上滾動播放著文明參觀須知:根據保定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的通知精神,自2017年4月30日起,保定軍校紀念館免費向公眾開放。開放時間為每周二至周日8:30至17:30,逢周一閉館(法定節(jié)假日除外);觀眾憑有效證件入館;集體參觀請?zhí)崆邦A約;需要講解服務者,請到驗證處辦理……
“我把這照片發(fā)到了微信朋友圈,想把這個好事告訴朋友們,結果大家都說我落后啦,人家早都知道!崩钕壬χf。
他還告訴筆者,軍校紀念館成了他們家的會客廳,不論是遠方的親戚、同學還是工作上的客戶,只要來到保定,他都會帶著到軍校紀念館轉一轉。一來,可以展示古城保定深厚的文化底蘊;二來,無論是誰,參觀完紀念館后,都會對那段歷史有所感觸。
王艷女士已近70高齡,走路也有些蹣跚,她和老伴互相攙扶著看過了保定軍校的歷史,看過了為中國革命英勇奮戰(zhàn)的諸多英烈。她告訴筆者,“大伙清閑的時候都應該走進來看看,看看才知道老一輩兒的軍人有多不容易”。
游客數量漲幅翻倍是最突出變化
“我是慕名而來的,看過廣州的黃埔軍校紀念館,也來這邊看看!眮碜越K的高女士說,“參觀了這個館之后,對保定軍校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以前只在書本上或其他地方聽到過!
“保定軍校紀念館自免費開放一年來,最突出的一個變化就是游客量增加了,來舉行愛國主義活動的團體也明顯增多!北6ㄜ娦<o念館館長李振龍介紹說,“針對游客數量增加的情況,我們進一步完善了館內管理措施,比如增加安保人員的巡場頻次,以及加大衛(wèi)生保潔的力度,以便讓游客有一個更好的參觀體驗!
除了游客反響良好之外,保定軍校生的后代們也對免費開放的政策表示支持。一年以來,保定軍校紀念館接待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軍校生后代八十多人,他們看到保定軍校免費開放之后大都表示非常高興,其中一些軍校生后代還向紀念館捐獻了他們父輩、祖輩曾使用過的物品。
據了解,保定軍校紀念館年游客量由上一年度的5.4萬余人增加到了這一年度的11萬余人,同比增漲了一倍還多。沒有了門票,就好像去除了一道坎,愿意進到紀念館里的人多了,保定軍校紀念館的知名度有了很大的提升。
愛國主義教育和公眾的距離縮短
2017年9月3日,在抗戰(zhàn)勝利紀念日當天,保定軍校紀念館與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云南陸軍講武堂歷史博物館、東北陸軍講武堂舊址陳列館共同舉辦了“中國近代四大軍校校史聯展”。在開幕式上,保定軍校第六期炮兵科、原中國農工黨中央副主席黃琪翔的女兒黃鶯代表軍校生后代發(fā)言。已經70多歲高齡的黃鶯在發(fā)言時非常激動,她講到的一段話讓保定軍校紀念館原館長曾素梅記憶深刻,她說:“讓歷史告訴未來,軍校的歷史、軍校學員的功績不能忘記。他們愛國為民的思想、不畏艱險、追求真理的精神,一定要傳承下去,讓軍校紀念館成為最好的愛國主義基地!
曾素梅是保定軍校紀念館上一任館長,3月19日剛剛調離,對保定軍校紀念館有著深厚的感情!氨6ㄜ娦J且凰档醚芯亢图o念的學校。保定軍校蘊含著豐富的愛國主義教育資源,葉挺將軍的愛國故事,寧都起義、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中軍校學生的愛國壯舉流傳至今。希望有更多的青少年走進紀念館,了解歷史,傳承愛國主義精神!
“免費開放這一年以來,與紀念館共建基地,開展愛國主義活動的學校、團體明顯增多!痹孛氛Z氣中滿帶欣慰地告訴筆者。
同樣免費開放的留法勤工儉學紀念館書記謝煒說,“我們館在舉辦活動方面主要以接待學生團體為主!贝送,為解決游客停車難的問題,留法紀念館還和附近商場協商,自費讓游客車輛在商場停車場停放,為的就是能夠讓更多的人來到館里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政府買單讓歷史文化資源惠民
保定市文廣新局宣調處處長陳民拿出一本厚厚的《政府工作報告》2017年工作落實方案,翻到第332條,上面記錄著需要落實的惠民事項:“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紀念館、保定軍校紀念館和大慈閣免費開放,確保完成期限2017年4月!薄斑@是當時市政府要求文廣新局必須要完成的,我們如期完成了!标惷窀嬖V筆者。
保定軍校紀念館書記李振龍說:“紀念館原來有門票,資金方面相對寬松一些,免費開放之后,游客量增加,運營成本增加,免費開放離不開政府的支持!
“實行免費開放政府出錢買單,紀念館免費開放所需的維護經費,每年直接列入市財政預算。保定軍校紀念館和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紀念館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也應該向民眾免費開放,吸引更多年輕人參觀。”陳民介紹稱,“目的是為了讓歷史文化資源真正惠民,同時,也為公眾創(chuàng)造條件更多地接觸愛國主義歷史!
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紀念館書記謝煒告訴記者,還有很多見證歷史的物品由于展館條件所限沒有展出,以后將逐步提升展館條件,將更多的文物史料呈現給公眾。保定軍校原館長曾素梅也表示,保定軍校紀念館的文物征集、資料搜集、內涵研究工作一直進行,將來的方向將更多從觀眾的角度考慮,以更加豐富的內容、先進的手段為觀眾提供更好的、孩子們喜歡看的、看得懂的陳列展覽,讓孩子們從中汲取營養(yǎng)。
4月12日17時許,在保定求學的兩位大學生相繼走進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紀念館,兩人都是偶然路過得知免費開放后,便決定走進來看一看。同時參觀的一位大學生說,與自己身邊同學出國的情況對比,當年那些年齡不大的學生抱著救國報國的志向,歷經千辛萬苦遠渡重洋,真是令人敬佩。
對于歷史文化資源免費開放的意義,或許這就是最為生動的闡釋。免費開放,讓歷史文化資源惠民,并成為貼近民眾的愛國主義文化教育窗口。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