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一名出生后2小時因Rh血型不合導致嚴重溶血病、重度貧血的患兒,經保定252醫(yī)院兒科的精心救治痊愈出院,當媽媽從護士手中接過康復后的女兒時流下感激的淚水。
9月16日 20時55分,一名由外院接生僅2個小時的新生兒緊急轉至252醫(yī)院新生兒重癥監(jiān)護病房(NICU)。該患兒出生后僅2小時就出現(xiàn)皮膚蒼黃(溶血所致),血色素低至6.9g/dl(新生兒>15g/dl),屬重度貧血;雙眼瞼結膜蒼白,肝脾腫大,伴有肺炎,雙肺呼吸音粗糙,可聞及濕性羅音,入院時患兒呈休克狀態(tài)。
經醫(yī)生詢問得知,患兒系第三胎,每一胎正常,第二胎流產;純耗赣H血型為“A”型Rh陰性血型,就此醫(yī)生的判斷是由于新生兒Rh血型不合造成溶血。為了抑制溶血、糾正貧血必須迅速換血。經家長知情同意簽字后,醫(yī)生將救命血和治療溶血藥物緩緩輸入患兒體內,搶救持續(xù)至凌晨6點多,換血術順利結束,患兒各項生命體征平穩(wěn)。(通訊員袁芳 陳杰)
■相關鏈接
多胎“熊貓血”為什么會發(fā)生溶血?
252醫(yī)院兒科王琨主任介紹說,RH陰性血型在中國屬少見血型。人類紅細胞血型由多達二十多種的血型系統(tǒng)組成,ABO和Rh血型是與人類關系最為密切的兩個血型系統(tǒng)。
一般Rh溶血很少發(fā)生于第一胎,多因有流產史、多次妊娠或有輸血史后產生血型抗體,當再次妊娠如有Rh血型不合的嬰兒極易發(fā)生重度溶血。
當一個人的紅細胞上存在一種D血型物質(抗原)時,則稱為Rh陽性,用Rh(+)表示;當缺乏D抗原時即為Rh陰性,用Rh(-)表示。
Rh(-)的分布因種族不同而差異很大。Rh陰性血比較罕見,是非常稀有的血液種類。王主任強調,如果媽媽是Rh陰性,你和寶寶則很可能發(fā)生Rh血型不合。所以,為了安全起見,建議孕期的媽媽要定期進行產前檢查,加強孕期溶血病篩查,孩子分娩后要重點關注孩子的血型、黃疸情況及是否發(fā)生溶血,分娩時選擇有換血條件的醫(yī)院,生后積極進行救治。
相關新聞: